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长期泄泻医案

  • A+
所属分类:中医医案

杨xx,男,47岁,河南省安阳县郭村公社任庄大队人。1981年7月7日初诊。

患者自述腹泻五年,初起未引起重视,渐渐泄甚,腹部稍感寒凉或饮食不甚即泄泻不止,大便清稀,少腹坠痛,为此多方求治不愈。患者面色萎黄,虽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舌质黯红,脉弦细涩。余蓦然忆起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言:“肾泄.....常有三五年不愈者,不知总是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便溏,故清晨泻三五次......”。遂开下方:

当归18g,生地15g,桃仁18g,红花9g,枳壳9g,赤芍15g,柴胡18g,川芎9g,桔梗9g,煅牡蛎30g,石榴皮12g,肉桂6g。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患者自述服上药三剂腹泻次数减少,大便成糊状。效不更方,继进十二剂后,泄泻渐止。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处理,病获痊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泄泻一病多由脾不健运,大肠传导失司,魄门失守所致。久泄不止,必伤正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盛无力,血行必瘀,此谓“久病必有瘀”之故。瘀血内积,阻碍气血的生化运行,因而瘀又可致虚,愈瘀愈虚,愈虚愈瘀,阳气下陷,升举无力,故致久泄不愈。此时若不祛除瘀血,单纯的健脾止泄或补肾固涩。都无济于事,阳气仍不能复,泄泻亦永不可止。故余在王清任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肾泄的启发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来治疗本例泄泻,而使瘀血去,阳气复,脾肾健,泄泻止。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