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调理滋补食疗方

  • A+
所属分类:养生药膳

产妇常因产后气血不足、情志失调而出现怕风、头晕、心悸、失眠、汗多、便秘、腰痛、腹痛等癥状,因此产后需要从饮食及生活方式上进行调理,在饮食上需要增加营养的摄入。

《景岳全书》载有产后调理滋补食疗古方三则,现推荐给有需要的产妇选用。

羊肉汤:选取精羊肉200克,当归川芎各25克,生姜50克。加入清水15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4次空腹服用。适宜脾虚、寒邪内乘,以致腹冷痛,或头晕、脐胁急痛的产妇食用。

黄雌鸡汤:选取当归、白术熟地黄、黄芪、桂心(去掉外层粗皮的肉桂)各25克研成细粉,小黄雌鸡一只,去头、足、肠、翅,细切。加上述药粉12克,加清水七碗煮鸡至三碗,每次服用一碗,每天服3次。适宜产后身体非常虚弱,气血亏虚明显,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隐隐作痛者食用。

母鸡汤:选取人参、黄芪、白术、白茯苓麻黄根、煅牡蛎各9克,母鸡一只。母鸡去毛杂后洗净,用水六七碗同药煮至三碗,任意服之。适宜产后气虚、虚汗不止者食用。

注意,以上三款食疗方药力较强,适宜产后虚弱症状明显的产妇食用,普通产妇食用可能会因滋补太过而引起不适,建议在一般食疗方调理效果不佳时才考虑选用以上食疗方。

产后缺乳食疗方

产后缺乳常由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所致。气血虚弱型,多见于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以致气血虚弱,冲任气血不足,无以化乳,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肝郁气滞型,多见于平素抑郁或产后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血不畅,以致冲任二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缺乳。

针对产后缺乳,很多人推荐食用猪蹄汤或其他中草药等,但考虑猪蹄油腻、中草药的副作用等,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妇科高海燕大夫为大家推荐一个既安全又有效的食疗方——生姜木瓜汤。

具体做法:生姜适量,木瓜500克,米醋500克,用陶瓷罐或瓦罐炖煮,分次服完即可。根据具体情况,亦可连续服用几日。木瓜性温、味酸,归脾、肝、胃经,具有舒经活络、除痹止痛、化湿祛浊的功效。木瓜自古就是舒經活络的重要药物,它善于治疗经气不行、血脉不和引起的腰膝酸软、手足麻木、拘挛疼痛等不适。因此,以上食疗方针对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导致的产后缺乳,颇有功效。

产后多汗,试试这两个食疗方

  产后多汗是正常生理现象

怀孕后体内血容量增加,孩子出生后,产妇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血容量,这些血容量将会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人体就会启动调节机制,将多余的水分排到体外,表现为尿液和汗液增多。

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属于生理性盗汗,大多数宝妈都属于这一种,无需担心,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即可。如果盗汗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盗汗,这种情况应及时治疗,原因可能是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造成产妇身体素质下降。

 这样应对产后多汗

针对生理性盗汗,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1.保持环境适宜。将室温保持在26~28摄氏度,常开窗通风换气。

2.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必要时还应补钙,以免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保持身体清洁。尽量每晚淋浴,勤换衣物。

4.适度运动。适当下床活动,做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避免或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促进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5.保持好心情。调适心情,顺利度过产后适应期。

受旧风俗的影响,很多产妇坐月子期间室内不通风,穿着过厚,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在炎热的夏季还可能中暑,甚至危及生命。不妨试试这些止汗药膳。

产后多汗的原因可分为阴虚和气虚。若白天汗多,怕风怕冷,汗出尤甚,自觉头晕、浑身疲乏无力、气短、舌质淡胖等,则属气虚。若入睡后汗多,怕热怕风、自觉发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则属阴虚。

如果是气虚型多汗,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可选用大枣、糯米、山药扁豆、鸡肉、羊肉、鲫鱼、栗子等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的食物。如果是阴虚型多汗,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辣椒、葱、蒜等。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百合、银耳、丝瓜、莲子、枸杞子等滋阴清热、生津养血的食物。医生为宝妈推荐了两道止汗药膳,不妨一试。

  食疗方

·银耳大枣汤(适用于阴虚型多汗)

材料:银耳30克,大枣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去蒂,洗净后撕成小块,用小火慢煨至银耳、大枣熟透,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日服用两次。

·泥鳅止汗汤(适用于气虚型多汗)

材料:泥鳅100克,糯稻根350克。

做法:泥鳅宰杀洗净,用食用油煎至金黄色。将清水两碗与糯稻根共煮,待水煮至一碗时,放入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肉同吃。隔日吃1次,7次為一个疗程。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