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虚人感冒,短气乏力,低热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 患者,女,39岁,2002年8月27日就诊。2月前受凉,恶寒发热,服药无效,外寒未解,内热渐盛,体温高达39.2℃,急忙输液,口服扑热息痛片,汗出热退,移时复热,如是者7天。 中医诊断为风热感冒,予银... 01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中风昏仆的治疗医案 壬戌年十一月,梅村叶明楚兄令眷,是年四十三岁,因气恼遂手麻昏仆,卒中无知,口流涎沫,三昼夜不苏,眼闭不开。诸医有作风治者,有作痰治者,有作火治者,总无一人言虚。其某名医则云此种证必有些火。其方用丹参、... 01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吐血的中医治疗医案 壬戌秋月,次尹族婶忽大吐血,其血吐在地上,迹大如澡盆,且凝高数寸。次早又复吐,亦如头夜之多。余见而畏之,为诊其脉,沉软而缓。余曰:“此血脱也。幸脉软缓为可治,今日当即重用参芪,奈尔家女流,必听俗说,云... 01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疏肝解郁法治疗低热 低热一证,临床颇不少见,且大部分是非感染性的,现代医学对此缺乏良策。祖国医学对低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可由余邪未尽、气虚、血虚、血瘀、阳虚,阴虚、食积等所致。因此创立了甘温除热法、养... 01月0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八正散加减治疗淋证医案 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者为淋证。余门诊治疗以热淋为多见,均以加减八正散治之。 处方:木通9g,滑石9g,生地15g,萹蓄15g,瞿麦15g,竹叶15g,黄连12g,茯苓12g,玄参18g... 01月0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通腑降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医案 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人体脏腑升降出入功能和水液代谢过程的... 01月0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医案 张xx,女,30岁,农民。1973年1月5日初诊。主诉:右上腹部阵痛,吐酸苦水,痛甚时曾吐出蛔虫三条。在本公社卫生院医治,服止痛片、注射止痛针均无效。 症状:右上腹部阵痛,上扰胸背,剧痛难忍,呕吐酸苦...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理中安蛔汤加减治疗蛔虫病 徐xx,女,62岁,市民。1971年11月4日初诊。主诉:素有胃气痛史,每遇寒凉发作,反复不愈已三年久。近来寒冷又有发作,吐出两条蛔虫。 症状:上腹部隐痛,绵绵不止,遇冷即重,恶心欲吐,自觉食道中有虫...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蛲虫病的中医治疗医案 张xx,男,52岁,农民。1978年10月6日初诊。主诉:感觉肛门发痒,日轻夜重,已有七年之久。大便秘结,两天一次,非常困难,有时大便上有小白虫。经当地卫生院外科检查,诊为“蛲虫,肛裂”。曾内服驱虫药...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乌梅汤重用乌梅治疗胆道蛔虫症医案 王xx,女,42岁,河南宜阳县人。1970年2月20日初诊。主诉:产前腹泻,未引起注意,产后七天泻未止。过去曾患胆道蛔虫病,手术而愈,昨天腹痛又作。经某医用乌梅汤一剂,药后症状未减。 现症:上腹偏右疼...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绦虫病的中医治疗医案 张××,男,24岁,河南省安阳市人。1954年3月20日来诊。患者上腹部疼痛,时作时止半年之余,开始自疑胃病而服诸药罔效,其痛逐渐蔓延全腹,大便溏泻,日行数次,面色萎黄,短气乏力,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乌梅丸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医案 李xx,女,17岁,农民。于1978年7月15日就诊。 患者于本月4日,突发右上腹剧痛,痛无定时,每日数发,当地医院诊为"胆道蛔虫症",用西药治疗(药名不详),痛势暂得缓解,尔后仍反复发作。 证见:面... 01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虫证的病因病机,胆道蛔虫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虫证是指寄生于人体的各种虫类引起的证候。《备急干金要方》把虫证分为九种。但以蛔虫较多见,其症状为腹痛时作时止、贪食或有异嗜、面黄肌瘦、睡中齘齿、巩膜有蓝斑、或唇内有粟状白点等。虫证初起,亦有不见症状者... 01月0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疟疾的病因病机,疟疾的中医治疗医案 疟疾是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感受疟邪及瘴毒所致,好发于夏秋之季。但其它季节也可散在发生。正如林佩琴云:“疟疾四时皆有,多发夏秋”。本病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金匮要略》又... 01月0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盗汗的病因病机,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 盗汗《内经》中称寝汗,即以睡后汗出、醒后渐止为特征,此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属虚劳之证,尤以阴虚者多见。主要由于阴脏热扰,心液外泄所致。此外也有因阴火盛者,有因于肝热者,当辨其因而治之。 盗汗的中医... 01月0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百合地黄汤合旱莲骨皮茅根汤治疗腰痛,低烧,尿血,盗汗 程xx,男,51岁,农民。1975年9月13日初诊。腰椎骨两侧酸痛,遇劳则重,午后低烧(体温37.5℃)已三年久,今年出现小便尿血,但尿道不痛。手足发热,夜出盗汗,猛起则头晕目花,心悸,乏力,食欲减少... 01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马xx,男,30岁,干部,1975年2月17日初诊。主诉,一年前患过扭伤性腰痛,经部队医生针灸已愈。近一个多月来发现左侧腰,及腿痛,又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曾多次医治无效。 症状:自左侧腰髋及臀部沿大... 01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解大便时脊柱疼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白xx,女,47岁,农民。1980年9月19日初诊。主诉:解大便时脊柱疼痛难忍五天。平素身体健康,突发上证,从骶骨至颈椎窜动上冲,痛势甚剧,畏于解便。曾在县医院检查,未发现病理性改变,服中药三剂无效。... 01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补肾法治疗腰痛一例 王xx,男,40岁,干部。1981年9月16日来诊。自述腰及下肢疼痛二月余,尤以右侧为甚,疼痛向脚根放射,活动受限,动则痛剧,随天气变化而加重,经某医院按摩治疗,效不明显,而来我科就诊,舌质红,舌中有... 01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医案 温肾助阳法治疗腰痛医案 马xx,女,39岁,农民。1981年9月14日来诊。自述腰痛数年,加重一年,心悸,背沉,周身乏力,腰以上浮肿,舌体肥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虚惫,寒湿阻滞。治宜温肾助阳,活血... 01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