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改善中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发作

  • A+
所属分类:老年养生

症状:中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发作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按4:4:1:1比例共研细末,备用。取药末10克,以新鲜榨取的生姜汁调和成糊状,用勺子取一小勺糊状药物,放在胶布上,贴在背部的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处,一般贴5~10分钟即感发热,可于1小时后,再将胶布、药物拔除,并将皮肤上的残留药物擦净。如果贴药期间自觉穴位处过于发烫,可提前将胶布及药物拔除,以免皮肤烫伤。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中老人患上呼吸道疾病。记得去年秋天,一位老伯在女儿的陪同下来找我看病,这位老伯患有多年的呼吸道疾病,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感冒,经常发作,平均每个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不舒服。不是鼻炎犯了流鼻涕,就是咳嗽咯痰,要么就是喉咙痛、发热头痛脑热。

我给老伯把脉时,发现他的肺气很弱,具体表现是他的右手“寸”脉处非常虚弱,几乎无法触及脉搏跳动。再问一下他的症状,原来他发病时如果有咳嗽咯痰,一般痰是清稀色白,咳嗽的声音很小,有气无力一样,经常觉得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说话声音也很小,经常还有些气喘、胸闷,这些都是肺气虚的表现。他女儿介绍说,她老爸其实也挺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煲些黄芪党参之类的补品来吃,儿女们也很孝顺,什么野山参、冬虫夏草的名贵补药,都买过给他服用,但就是没什么改善。看来王老伯对药补、食补都不敏感,于是我建议他采用外治疗法——天灸治疗。

穴位贴药末,就可远离呼吸道疾病。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它是不用火,不用艾,是用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疱”或“敷贴发疱”。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地介绍用天灸疗法治疗哮喘、疟疾等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由于久病所伤,肺气一般都很虚弱,如果会诊脉的话,一摸脉就能发现。肺气虚弱一般使用药补、食补就有效果,但临床上也往往见到对药补、食补均反应不敏感的,这时候就可以用天灸疗法。

那么具体要怎么治疗呢?很简单,在几个重要穴位贴上药末就行了。首先,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按4:4:1:1比例共研细末,备用。然后取药末10克,以新鲜榨取的生姜汁调和成糊状,用勺子取一小勺糊状药物(体积约1立方厘米即可),放在胶布上,贴在背部的双侧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一般贴5~10分钟后即可感到穴位处有发热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可于1小时后,再将胶布、药物拔除,并将皮肤上的残留药物擦净。但如果贴药期间自觉穴位处过于发烫,也可提前将胶布及药物拔除,以免发生皮肤烫伤。以上治疗7~10天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进行三个疗程。

目前全国各地医院使用的天灸药物处方有多种,本文介绍的处方来自《张氏医通》里记载,也是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处方。在《张氏医通》中原文里,还记载应该同时加入少量麝香,但麝香价格甚为昂贵,现代一般都会去掉麝香,只保留其余四味药。方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细辛祛风,散寒,开窍;甘遂泻水积,破积聚;延胡索活血,散淤,理气;生姜发表,散寒,开痰。诸药合用,共同起到温肺行气的功效。而现代大量药理学研究则显示,天灸治疗能够对免疫系统的活性、功能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温补肺气”之功。

老伯听明白了这个方法,回去使用两个月后回来复诊,说近期症状改善明显,人变精神了,鼻炎、感冒均发作频率减少,近期未发作过支气管炎,说话也比以前大声了。我又给他把脉看看,发现他的肺脉已明显改善,摸起来感到有力了,与之前难以触及有很明显区别。我嘱咐他继续使用,数月后他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发作过呼吸道疾病了。

其实,传统的天灸,强调是在特定时节,即夏季或冬季进行治疗,一般夏季三伏天时节治疗3~5次,冬季三九天时节治疗3次,以达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效果。不过,本文介绍的天灸疗法,与传统的天灸有点不同,不需要强调特定时节,而是强调次数更多,一般应要三个月左右。这是有临床研究数据所支持的,有学者专门对在夏季、冬季进行天灸的患者,与春、秋季进行天灸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发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异。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天灸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有正相关性,即连续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佳。我自己在临床实践上也发现,能够坚持进行数月天灸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要优于只在夏天、冬天治疗几次的患者。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上述方法,贴药后皮肤一般会出现局部红晕,也属正常现象,如有瘙痒感难以忍受,可以外涂些皮炎平等消炎软膏以对症处理。如贴药时间过长,会引起局部水疱,这也不必担心,因为传统的天灸治疗本就要求在局部产生水泡,只是现代人对此难以接受,所以一般不要求达到此目标,只以局部皮肤发热、红晕即可。要是有水疱,代表疗效更佳,此时注意不要抓破,待其自行吸收就可以了。只要保护好水疱,不挠破抓破,就不会有皮肤感染的担心。如果水疱引起的疼痛瘙痒症状实在比较难受,外抹烫伤软膏对症处理一下也就可以了。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