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眩晕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摘要】目的:探讨内耳眩晕病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6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眩晕、耳鸣、呕吐症状持续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耳眩晕病患者实施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内耳眩晕病;苓桂术甘汤;临床疗效

内耳眩晕指的是由内耳疾病或者耳窍平衡功能紊乱而引发的眩晕[1]。该病骤然发作,患者会产生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本次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作为探讨内耳眩晕病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内耳眩晕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年龄为26-62岁,平均年龄(41.8±14.6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21例,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2.4±13.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诊断疗效标准》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②可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③头颅CT排外患者不存在其他占位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让患者静脉滴注①0.25L甘露醇注射液,控制滴注速度,使其在0.03-0.05L/h范围内,每天滴注一次;②将0.5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点滴;③倍他司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让患者口服用敏使朗片,一天服用3次。

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配方为茯苓30g,丹参葛根仙鹤草各20g,石菖蒲车前子各15g,干姜桂枝白术川芎各12g,法半夏10g,炙甘草5g。如果患者气虚症状严重,那么需要向原药方中添加黄芪30-50g、党参15g;如果患者耳鸣症状严重,那么需要添加磁石20g、远志15g 、益智仁15g ;如果患者呕吐症状严重,那需要添加旋复花和赭石;若患者痰湿严重,则添加泽泻15g、薏苡仁30g、通草10g;如果患者夜不能寐,则添加炒枣仁15g 、茯神15g、远志15g、益智仁15g。用开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1.4 效果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病证》的相关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均消失;好转: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显著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治愈和好转患者所占比例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以参见表1。

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由表2可以知道,对照组患者眩晕、耳鸣、呕吐症状持续时间均要长于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较大,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耳眩晕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非炎症性内耳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眩晕范畴内。中医认为[2-3],内耳眩晕症发病与外感六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之肺腑内伤进而引发疾病发作。中药疗法中效果较好的是苓桂术甘汤,该药治疗关键是去痰开窍、温阳健脾。方中白术、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效用,车前子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葛根生能够举清阳,石菖蒲具有通阳开窍之效,仙鹤草能够养血补虚,改善微循环,川芎和丹参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效果,炙甘草具有益气和中的效果[4]。诸药合用,能够利水开窍、温阳健脾,实现迅速治愈内耳眩晕的目标。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了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眩晕、耳鸣、呕吐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1.32±0.86)天、(5.92±1.18)天、(2.56±0.61)天,均要短于对照组(3.21±1.17)天、(8.46±1.32)天、(4.09±1.29)天,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这表明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综上所述,针对内耳眩晕病患者,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杨冬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病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10-11.

[2]明祥,彭沛,易行,等.利多卡因与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内耳性眩晕症68例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4,03(8):237-238.

[3]张良,尹亚东,刘书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84-285.

[4]唐前忠.内耳眩晕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外医疗,2011,30(12):64-64.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