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论治 桂枝汤方立方意义,治疗范围,诸家经验谈 感冒,发热,头痛,项强,自汗,畏风。《伤寒论》主用 桂枝汤主方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9克,甘草6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服后,啜热稀粥一茶杯,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以... 06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桂枝加桂汤原文,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桂枝汤证,上冲急者,加桂。《伤寒论》名 桂枝12克,芍药、大枣、生姜各7克,甘草5克。以上水 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 06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中医临床怎样安全使用麻黄?用麻黄的注意事项 病历简介 患者,男,33岁。 2011年3月15日初诊 形貌:体瘦肤白,眼圈发黑,神萎体倦。病史:半月前因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头痛而求诊某中医得2剂麻黄汤,其母误将两剂中药共煎,麻黄量达30g。服... 06月2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技巧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前人柯韵伯、王子接、郑钦安都...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当归芍药散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摘 要】 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疏肝、健脾渗湿、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功效,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当归芍药散...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烧裈散的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392) 【组成】 近阴处裤裆布四五寸(男病用女裆,女病用男裆)。 【制...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当归芍药散条文,方歌,功效,当归芍药散临床运用医案 【条文】 1. 妇人怀妊,腹中疠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篇) 2.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 【组成】 当归10g 白芍48g 茯苓12g 白术12g...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乌梅丸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10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利,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 06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乌梅丸的组方原则和配伍特点 摘要:通过分析《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条文,得出厥阴病的病机是寒热夹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是乌梅丸;乌梅丸的组方配伍特点是:辛酸温为主,佐以苦甘,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刚柔共济,有收有发,攻补兼施,体用同... 06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胶艾汤加味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加味胶艾汤治疗崩漏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崩漏患者104例,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宫血宁胶囊... 06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胶艾汤方歌方解,胶艾汤医案 【原文】 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篇) 【组成】 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2g 生地黄15g 阿胶6g 甘草6... 06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组成】 白芍10g 炙甘草10g 附子6g 【煎服】 水浸30分,煎30分,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发汗后... 06月2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芍药甘草汤原文,配方,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29... 06月2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乌梅丸条文,组成配方,临床应用,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条文】 1.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 06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运用医案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1) 【组成】 当归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10g 通草6g 炙草6g 大枣25枚 【煎服... 06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原文】 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 06月1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吴茱萸汤加减运用医案 【原文】 1.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2.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06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附子粳米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篇) 【组成】 附子10g 半夏15g 甘草3g 粳米15g 红枣10枚 【方歌】 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胁皆膨呕吐成,附子... 06月1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理中丸(汤)配方,理中丸(汤)的功效与作用 【原文】 1.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2.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 3.胸痹心中痞,留... 06月1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方论治 甘草干姜汤原文,方歌,功效与作用 【原文】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29) 2.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 06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