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歌方解

  • A+
所属分类:经方论治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蜀漆(去腥)9克,牡蛎15克,龙骨12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桂枝救逆治惊狂,痰饮阻滞津血伤,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来敛阳。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蜀漆为常山的嫩枝叶,苦辛温,有毒,有驱痰作用。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因此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解析:伤寒脉浮,治疗应当考虑用麻黄汤发汗,而医者用火烤、火熏、火灸、火针等强迫使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造成大汗出、亡津液,不但达不到解表目的,而且因汗出多而上虚,造成气乘虚上冲,并激动里饮上蒙清窍而发惊狂,以至卧起不安等症,此时治疗宜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按:《伤寒论》第119条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是论述惊狂的成因,本条是详述其证治。伤寒本是热证,用火逼迫汗出,火能助热,使热更盛,同时造成气冲饮逆,因而形成惊狂奔豚等症。本方能治疗因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特意把本方名称为救逆汤。

这里要特别注意“亡阳”二字,这里是指亡津液。后世一些注家认为是亡心阳,并认为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冷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惊狂的发生,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这些解释很难自圆其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可见《内经》、《难经》把狂归因火热盛,而《伤寒论》则归结为亡阳。两者概念相反,如果不从两者有着不同理论体系来理解,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2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解析:火邪,是指有表证时,用火烤、熏蒸、火针等逼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如同外来火邪一样使人致病。《伤寒论》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这是对火邪的说明。

【临证思考】急性病后期,或慢性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等症皆可出现本方证。

【辨证要点】外有表证为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

【验案】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此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降逆,与救逆汤加减:

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六剂,纳增,眠好转;继服十剂,诸症皆消。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