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歌方解,原文解读,方证要点

  • A+
所属分类:经方论治

【组成】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两,甘草(炙)二两。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方歌】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方解】
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栝萎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汤证,气上冲有阳微结或外不和者。

本方虽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但因去了人参、生姜,加人了干姜、桂枝,使整个方剂重于祛寒逐饮,故能治心下满而大便干者。因此,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而本方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其主要变化在干姜。

【仲景原文解读】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阳)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解读】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医不详查,而又误用下法,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阳微结,即指津液伤而大便硬。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语:此(阳)微结可参《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此“阳微结”胡希恕先生指出:“即阳气(津液)内竭的大便硬结证,详见阳明病篇,互参自明。”(《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2009年版,第111页)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解读】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按语: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证。

【方证要点】本方证是半表半里虚寒厥阴证,以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大便干、小便不利等为主证。

从以上两条可看出,本方与小柴胡汤都用于半表半里病,但小柴胡汤治疗阳热证,而本方用于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证,也就是半表半里阴证。

冯老师依八纲释六经,认为本方证当有便干,即148条所说“阳微结”。《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指出:“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

阴证不得有热,但半表半里不同于少阴和太阴邪有直接出路,无热证出现。而厥阴病邪无直接出路,故很容易寒郁化热,故常见上热下寒,而但寒不热者很少见,这就是本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的主要原因。张秋水先生于江西时治疗疟疾,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不过临床不只用于治疟,一些慢性病常出现本方证,如见四肢发凉、厥冷而同时有口苦咽干者。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热,一般的慢性病,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疗效颇佳。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