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癃闭的病因病机,癃闭的中医辩证 中医学认为癃闭是由于肾及膀胱气化功能失司导致的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中以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热较急... 11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五脏辩证主要脉症及特点 什么叫“心血淤阻”?什么叫“脾肾阳虚”、“肝阳妄动”?…… 为了让读者对中医学的术语、辨证论治等等有个直观的认识和常识性的了解,现将关于各脏腑病、证治则的内容摘抄罗列如下(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的解释)。...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什么是“整体功能调整医学”?针灸疗法能现代化吗? “整体功能调整医学”,这个名词是笔者杜撰的,是笔者对整个中医学方法论上的观点。就是说,中医学是通过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活动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比如说,治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它不着眼于专门去降血压,而是用...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对中医科研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如何培养中医从业人员 中医科研,笔者除曾参加过经络学说、“经络感传现象”等课题的研究之外,其他参加的不多,经验很少。但通过长期临床接触和思考,结合文献资料的学习,也有一些看法和体会,并有所建议。现分点阐述如下,请指正。 中...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什么是针灸疗法?针灸疗法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问】什么叫针灸疗法?它的治病原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它没有用一点药物,为什么能治病?什么叫“经络”、“经络系统”和“经络学说”? 【答】所谓针灸疗法,就是利用“针”和“灸”的方式来治病的方法,总称“...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什么是辨证论治,四诊八纲? 【问】什么叫“辨证论治”?它的实质是什么? 【答】在中医学里,“辨证”相当于现代语的“诊断”,“论治”相当于“治疗”。因此,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里的“诊断治疗学”。它首先是在整体观念和动态平衡观念下进行...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对疾病分科分类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中医学在疾病分类上有哪些特点?它和西医学的分类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中医在疾病病原概念的缺乏(如细菌、病毒等),对一些病不能按病原物分类,因此它也与西医学的分类有着...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病因学与现代医学病原学的相关性,中医的病因学有哪些内容 【问】在从前,有的中医不懂病原学,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细菌、病毒等等这些病原物,但是也能看好感染性疾病,而且有的疗效很高,是什么原因? 【答】说到这个问题,又要从中医在发病学(即对疾病发生的理论)...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是什么 【问】中医先生为什么爱谈阴阳五行? 【答】的确,翻开中医典籍,不论古今新旧,总是满纸的阴阳五行。什么阴虚阳虚,什么肝木脾土肾水,阴黄、阳黄等等。中医先生为什么爱谈这些“玄道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什么是中医的“脏象学说”,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问】什么叫“脏象学说”?它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它和西医的内容有那么大的区别?理由何在? 【答】“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里很重要的部分。它的内容具体有五脏六腑、奇恒之府、营卫气血、... 03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自学中医从哪入手?学习应用中医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问】如果想系统地了解中医学,特别是想学习、应用中医学,学习步骤是怎样的?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学、用中医学的步骤,应该看各人的具体条件而定。能上中医学院校当然最好,因为它有正规而系统的培养,易于成... 03月1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什么是中医?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的区别是什么? 【问】什么叫中医、中医学?什么叫西医、西医学? 【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中医——①中国固有的医学。②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1765页)。因此... 03月1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是动、所生病的含义,阐释心咳的本义及治法 摘要:心咳出自《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使后人多将其与内伤咳嗽之“心咳”等同,笔者试从“是动”“所生病”理论阐释心咳的本义、引申含义及治法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心咳;是动病;所生病;五... 03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御道”之前,先要“尊道”:中医应重视经典 庄子在记载他的老师列子的生平事迹的《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前不久,中医名家来正华教授在中科院所做的一个关于“治未病”方面的讲座时却慨然说:“我喜欢无拘无束。但御风而行,只保个人逍遥,从来不... 12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喝中药的禁忌,中药的熬法等知识。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 12月0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罗大伦《漫画中医 基础篇》 《漫画中医(第1册):基础篇》内容简介:没有学不会的中医,只有讲不清的中医。不是中医多么深奥难懂,而是表达得还不够通透。《漫画中医》系列丛书,打破了以往中医图书的形式束缚,采用漫画的方式,分别从中医基... 10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书籍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漫画中医)》由刘观涛著,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和活泼的表现,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 编辑推荐 泱泱中医,博大精深。从何入门,乃为捷径? ... 10月2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书籍 《零起点学中医 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 09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中的邪正盛衰,虚实变化,疾病转归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 09月0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阴阳失调之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09月0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