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全文在线阅读

  • A+
所属分类:中医书籍

卷二十三·附录

以下二卷,有方无论,不敢妄释。论者皆以为后人伪附,多不载此二卷,姑以古

本所有录之。

杂疗方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柴胡 白术各八分 大腹槟榔四枚,皮不用 陈皮 生姜各五分 桔梗七分

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

柴胡 陈皮 大腹槟榔 生姜 桔梗 枳实

以上春三月,比冬减白术,加枳实。

柴胡 白术 陈皮 大腹槟榔 生姜 桔梗 枳实 甘草

以上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术。

柴胡 白术 大腹槟榔 陈皮 生姜 桔梗

以上秋三月,与冬同,陈皮稍多。

上各(口父)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长服词黎勒丸方

诃黎勒 陈皮 厚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备惫丸方

大黄 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泥 干姜各-两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贮之,莫令歇气。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能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治伤寒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煅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 太乙余粮烧。各十分 干姜 附子 桂枝各四分

上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矾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

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角末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马屎一斗,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

菖蒲屑,内鼻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又方

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十七粒,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 乌梅个 吴茱萸半斤,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栉内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取三升,去滓,分饮之。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幕至旦,少难也,恐此当言忿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当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吸,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朵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

屈草带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暍人脐,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

大黄一两,候汤成下 败蒲一握三寸,即蒲席也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熬 绯帛如手大,烧灰 乱髮如鸡子大,烧灰 甘草如中指节,炙,剉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内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剉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覆,须臾,通利数行,痛楚立差。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卷二十四·附录

拼音索引

B

白虎加桂枝汤十六,31

白虎加人参汤十四,28

白术散百五十九,145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百六十四,150

白头翁汤九十,99

百合地黄汤二十二,35

百合滑石散二十五,36

百合鸡子汤二十一,35

百合洗方二十三,35

百合知母汤十九,34

柏叶汤四十二,53

半夏干姜散七十九,92

半夏厚朴汤百七十二,157

半夏麻黄丸四十,49

半夏泻心汤七十七,92

奔豚汤四十四,56

鳖甲煎丸十八,32

C

柴胡桂姜汤《外台》四,32

柴胡桂枝汤《外台》十二,132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外台》三,32

赤丸百三十一,128

赤小豆当归散二十九,37

崔氏八味丸二,19

D

大半夏汤七十,89

大柴胡汤百三十五,130

大承气汤七,24

大黄(庶/虫)虫丸三十八,46

大黄附子汤百三十二,129

大黄甘草汤七十四,91

大黄甘遂汤百七十四,158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十一,53

大黄牡丹皮汤百四十五,138

大黄硝石汤六十九,85

大建中汤百三十,128

大青龙汤九十六,106

乌头煎百三十六,130

当归贝母苦参丸百五十六,144

当归散百五十八,144

当归芍药散百五十四,143

当归生姜羊肉汤百三十八,131

抵当汤百六十七,155

F

矾石汤《千金》一,19

矾石丸百七十,156

防己茯苓汤四十八,67

防己黄芪汤十,2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十六,57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百五,110

茯苓戎盐汤六十三,78

茯苓杏仁甘草汤百二十四,123

茯苓饮《外台》七,112

茯苓泽泻汤七十一,90

附子粳米汤百二十九,128

附子汤百五十二,142

干姜人参半夏丸百五十五,143

G

甘草粉蜜汤百四十三,135

甘草附子汤十三,27

甘草干姜汤百十,115

甘草麻黄汤五十,68

甘草泻心汤二十六,37

甘麦大枣汤百七十一,157

甘遂半夏汤九十三,105

葛根汤六,23

瓜蒂散百三十九,132

瓜蒂汤十五,28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五十五,70

桂枝茯苓丸百五十一,142

桂枝附子汤十一,27

桂枝加桂汤四十五,56

桂枝加黄芪汤五十四,70

桂枝龙骨牡蛎汤三十三,43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三十九,48

桂枝芍药知母汤三,18

桂枝生姜枳实汤百二十七,124

桂枝汤八十四,96

诃黎勒散八十六,97

H

红蓝花酒百七十三,158

厚朴大黄汤百四,109

厚朴麻黄汤百十五,117

厚朴七物汤百三十三,129

厚朴三物汤百三十四,129

滑石白鱼散六十二,78

滑石代赭汤二十,34

黄连粉百五十,139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十二,40

黄芪建中汤三十五,44

黄芪芍药桂酒汤五十三,69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十,93

黄芩汤《外台》六,99

黄土汤四十三,54

J

鸡屎白散百四十一,134

己椒苈黄丸九十四,105

姜甘苓术汤一,10

胶艾汤百五十三,143

胶姜汤百六十六,155

九痛丸十一,124

桔梗白散《外台》十,119

桔梗汤百十一,115

橘皮汤八十二,93

橘皮竹茹汤八十三,94

橘枳生姜汤百二十五,123

K

苦参汤二十七,37

葵子茯苓散百五十七,144

栝蒌桂枝汤五,23

栝蒌瞿麦丸六十,77

栝蒌牡蛎散二十四,35

栝蒌薤白白酒汤百二十,122

栝蒌薤白半夏汤百二十一,122

L

狼牙汤百七十六,159

藜芦甘草汤百四十,134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百七,111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百八,111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百九,111

苓甘五味姜辛汤百六,110

苓桂术甘汤九十二,104

M

麻黄附子汤五十一,69

麻黄加术汤八,2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九,26

麻仁丸二,12

麦门冬汤百十八,118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九十九,107

木防己汤九十八,107

 P Q R

内补当归建中汤《千金》十四,151

排脓散百四十八,139

排脓汤百四十七,139

蒲灰散六十一,77

去桂加白术汤十二,27

人参汤百二十三,123

三物黄芩汤《千金》十三,151

S Sh

蛇床子散百七十五,159

射干麻黄汤百十七,118

肾气丸五十九,77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三十一,38

升麻鳖甲汤三十,38

生姜半夏汤八十一,93

生姜甘草汤《千金》八,118

十枣汤九十五,106

蜀漆散十七,31

薯蓣丸三十六,45

四逆汤七十五,91

酸枣汤三十七,45

T

桃花汤九十一,99

葶苈大枣泻肺汤百十二,115

通脉四逆汤八十五,97

土瓜根散百六十九,156

W

王不留行散百四十九,139

温经汤百六十八,156

文蛤散五十七,75

文蛤汤七十二,90

乌梅丸百四十四,136

乌头赤石脂丸百二十八,124

乌头桂枝汤百三十七,131

乌头汤四,19

吴茱萸汤七十八,92

五苓散一百,107

X

下瘀血汤百六十一,149

硝矾散六十六,84

小半夏加茯苓汤百一,108

小半夏汤百三,108

小柴胡汤七十六,91

小承气汤八十九,98

小建中汤三十四,43

小青龙加石膏汤百十四,116

小青龙汤九十七,106

杏子汤五十二,69

雄黄散二十八,37

旋覆花汤百六十五,154

Y

薏苡附子败酱散百四十六,138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123

茵陈蒿汤六十四,83

茵陈五苓散六十七,84

越婢加半夏汤百十三,116

越婢加术汤四十九,68

越婢汤四十七,67

Z Zh

皂荚丸百十九,118

泽漆汤百十六,117

泽泻汤百二,108

栀子豉汤八十八,98

栀子大黄汤六十五,83

蜘蛛散百四十二,134

枳实芍药散百六十,148

枳实薤白桂枝汤百二十二,123

枳术汤五十六,71

炙甘草汤《千金》九,119

炙甘草汤《千金翼》五,46

猪膏髮煎六十八,84

猪苓散七十三,90

猪苓汤五十八,76

竹皮大丸百六十三,150

竹叶汤百六十二,150

紫参汤八十七,97

笔画索引

二画

九痛丸十一,124

人参汤百二十三,123

十枣汤九十五,106

三画

三物黄芩汤《千金》十三,151

下瘀血汤百六十一,149

土瓜根散百六十九,156

大乌头煎百三十六,130

大半夏汤七十,89

大建中汤百三十,128

大承气汤七,24

大青龙汤九十六,106

大柴胡汤百三十五,130

大黄甘草汤七十四,91

大黄甘遂汤百七十四,158

大黄(庶/虫)虫丸三十八,46

大黄牡丹皮汤百四十五,138

大黄附子汤百三十二,129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十一,53

大黄硝石汤六十九,85

小半夏加茯苓汤百一,108

小半夏汤百三,108

小建中汤三十四,43

小承气汤八十九,98

小青龙加石膏汤百十四,116

小青龙汤九十七,106

小柴胡汤七十六,91

己椒苈黄丸九十四,105

干姜人参半夏丸百五十五,143

四画

乌头汤四,19

乌头赤石脂丸百二十八,124

乌头桂枝汤百三十七,131

乌梅丸百四十四,136

五苓散一百,107

内补当归建中汤《千金》十四,151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三十一,38

升麻鳖甲汤三十,38

文蛤汤七十二,90

文蛤散五十七,75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九十九,107

木防己汤九十八,107

王不留行散百四十九,139

五画

半夏干姜散七十九,92

半夏泻心汤七十七,92

半夏厚朴汤百七十二,157

半夏麻黄丸四十,49

去桂加白术汤十二,27

四逆汤七十五,91

瓜蒂汤十五,28

瓜蒂散百三十九,132

甘麦大枣汤百七十一,157

甘草干姜汤百十,115

甘草附子汤十三,27

甘草泻心汤二十六,37

甘草粉蜜汤百四十三,135

甘草麻黄汤五十,68

甘遂半夏汤九十三,105

生姜半夏汤八十一,93

生姜甘草汤《千金》八,118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百六十四,150

白头翁汤九十,99

白术散百五十九,145

白虎加人参汤十四,28

白虎加桂枝汤十六,31

六画

当归贝母苦参丸百五十六,144

当归生姜羊肉汤百三十八,131

当归芍药散百五十四,143

当归散百五十八,144

百合地黄汤二十二,35

百合鸡子汤二十一,35

百合知母汤十九,34

百合洗方二十三,35

百合滑石散二十五,36

竹叶汤百六十二,150

竹皮大丸百六十三,150

红蓝花酒百七十三,158

防己茯苓汤四十八,67

防己黄芪汤十,26

七画

吴茱萸汤七十八,92

杏子汤五十二,69

皂荚丸百十九,118

诃黎勒散八十六,97

赤丸百三十一,128

赤小豆当归散二十九,37

附子汤百五十二,142

附子粳米汤百二十九,128

鸡屎白散百四十一,134

麦门冬汤百十八,118

八画

奔豚汤四十四,56

抵当汤百六十七,155

泽泻汤百二,108

泽漆汤百十六,117

炙甘草汤《千金》九,119

炙甘草汤《千金翼》五,46

矾石丸百七十,156

矾石汤《千金》一,19

肾气丸五十九,77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百九,111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百七,111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百八,111

苓甘五味姜辛汤百六,110

苓桂术甘汤九十二,104

苦参汤二十七,37

厚朴七物汤百三十三,129

厚朴三物汤百三十四,129

厚朴大黄汤百四,109

厚朴麻黄汤百十五,117

九画

姜甘苓术汤一,10

枳术汤五十六,71

枳实芍药散百六十,148

枳实薤白桂枝汤百二十二,123

柏叶汤四十二,53

栀子大黄汤六十五,83

栀子豉汤八十八,98

茯苓戎盐汤六十三,78

茯苓杏仁甘草汤百二十四,123

茯苓饮《外台》七,112

茯苓泽泻汤七十一,90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百五,110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十六,57

茵陈五苓散六十七,84

茵陈蒿汤六十四,83

十画

射干麻黄汤百十七,118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外台》三,32

柴胡桂枝汤《外台》十二,132

柴胡桂姜汤《外台》四,32

栝蒌牡蛎散二十四,35

栝蒌桂枝汤五,23

栝蒌薤白半夏汤百二十一,122

栝蒌薤白白酒汤百二十,122

栝蒌瞿麦丸六十,77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五十五,70

桂枝加桂汤四十五,56

桂枝加黄芪汤五十四,70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三十九,48

桂枝生姜枳实汤百二十七,124

桂枝龙骨牡蛎汤三十三,43

桂枝汤八十四,96

桂枝芍药知母汤三,18

桂枝附子汤十一,27

桂枝茯苓丸百五十一,142

桃花汤九十一,99

桔梗白散《外台》十,119

桔梗汤百十一,115

狼牙汤百七十六,159

胶艾汤百五十三,143

胶姜汤百六十六,155

通脉四逆汤八十五,97

十一画

崔氏八味丸二,19

排脓汤百四十七,139

排脓散百四十八,139

旋覆花汤百六十五,154

猪苓汤五十八,76

猪苓散七十三,90

猪膏髮煎六十八,84

蛇床子散百七十五,159

麻仁丸二,12

麻黄加术汤八,2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九,26

麻黄附子汤五十一,69

黄土汤四十三,54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十,93

黄芩汤《外台》六,99

黄芪芍药桂酒汤五十三,69

黄芪建中汤三十五,44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十二,40

黄连粉百五十,139

十二画

温经汤百六十八,156

滑石代赭汤二十,34

滑石白鱼散六十二,78

硝矾散六十六,84

紫参汤八十七,97

葛根汤六,23

葵子茯苓散百五十七,144

葶苈大枣泻肺汤百十二,115

越婢加半夏汤百十三,116

越婢加术汤四十九,68

越婢汤四十七,67

雄黄散二十八,37

十三画以上

蒲灰散六十一,77

蜀漆散十七,31

蜘蛛散百四十二,134

酸枣汤三十七,45

橘皮汤八十二,93

橘皮竹茹汤八十三,94

橘枳生姜汤百二十五,123

薏苡附子败酱散百四十六,138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123

薯蓣丸三十六,45

藜芦甘草汤百四十,134

鳖甲煎丸十八,32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