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亏虚,下元不摄,消渴的中医治疗医案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郭某,男,60岁,老干部。初诊:1981年5月14日。患糖尿病16年,一直未得痊愈。现血糖偏高,尿糖(++),控制饮食,日不超过250g,喝水较多,一日3~5kg,夜尿频,每晚6~7次,小便浑黄如脂膏。形寒怯冷尤甚,背脊常凛凛畏寒,四肢多年不温,腰痛无力,精神衰惫,易患感冒,夏天亦常着棉、皮之服,衣帽齐全,炎暑天气温达30℃以上时,背卧晒烫之石板,甚觉舒适。自述从前曾患遗精多年。诊其脉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此属下消日久,肾精亏虚,下元不摄之故。拟温固下元、滋填肝肾、健脾实卫为治。

黄芪

鹿角胶(烊化)12g 生黄芪30g 焦白术10g 怀山药18g 枣皮10g 龙眼肉10g 麦门冬10g 益智仁10g 熟地黄18g 炒杜仲18g 五味子10g 甘草30g

10剂。

复诊:5月28日。药后血糖降至正常,尿糖转阴,背脊寒冷大减,四肢已感温和,夜尿3~4次,小便颜色亦转清,口不甚渴,饮水减少,患者感觉良好,精神增加。脉细弦,仍感无力,舌淡、苔白少津。再进大剂温阳益气、滋肾固涩之剂,以图根治。

鹿角胶(烊化)12g 上安桂(后下)3g 制附片(先煎)10g 黄芪60g 潞党参30g 焦白术10g 熟地黄18g 枣皮12g 龙眼肉10g 枸杞子18g 炒杜仲18g 桑寄生18g 杭巴戟12g 淫羊藿24g 益智仁10g 炙甘草6g

10剂。

药后畏寒肢冷消失,血、尿糖均正常,夜尿每晚仅1次,颜色正常,饮食复常,精神亦好。

按:《内经》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虚弱是消渴产生的重要因素。本例青年时久患遗精,肾精亏耗,后患消渴日久,下元失于固摄,夜尿频多,状如脂膏,精气更亏,肾阳不能温煦,卫外不固,症见形寒怯冷、易患感冒,总属下消虚证。《景岳全书》说:“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故本例初诊即以温补下元为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鹿角胶、龙眼肉、益智仁、杜仲;然“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以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伍以熟地、五味子、麦门冬、枣皮,阴阳并济,其中益智仁与枣皮更有摄敛肾脾精气之功;中焦为生化之源、营卫生发之地,而脾气尚有统摄精微之力,故再以黄芪、焦术、山药补脾实卫。初诊得效,仍以原法大剂投之,以病久正衰,正气回复一时,难能持久,必须继续培补,方能巩固疗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