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良方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验案精选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验案精选1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为中医内科常用方剂之一。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有温肝降逆之功效。本方配伍精良,理法严密,药仅四味,却力专效宏,实为治疗肝经虚寒... 06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1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通阳行痹、调和营卫,治疗营卫俱虚的血痹证,症见肢体麻痹、肌肉关节酸痛,或中风后遗症等。笔者... 06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名称: 苓桂术甘汤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12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白术二两(6克) 甘草炙二两(6克)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现... 06月2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乌梅丸医案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制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 06月2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半夏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经典医案 导读:本文详解了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半夏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半夏泻心汤的配伍加减。并提供多个半夏泻心汤的经典临床医案供参考学习。 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 半夏泻心汤用于寒热之邪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职。气机... 06月2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龙胆泻肝汤医案三则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 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如下: 1 阴道炎 李某,女,...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二陈汤加减治疗疾病的研究 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证。本方为化痰和胃的常用方剂,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此方具有祛痰、镇咳、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缘于临床上...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二陈汤配方,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组成配方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中药,专为咳嗽痰多,头晕恶心而为,设计精巧,已为临床所广泛应用。其中加用紫苏、前胡、杏仁、枳壳为杏苏散,主治风寒型咳嗽;加用木香、砂仁、党...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国,黄精被记载在中药医典中,是一种百合科类的植物,种类多样,包括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等多种,其根茎部分有最佳的治疗效果,被收入在《中国药典》中。我国按照黄精药材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黄精...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仙桔汤—名医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名方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属于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未阐明,但与患者的精神、心理、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每天腹泻2~6次)、便秘、...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1、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聚、维持血压平稳,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和改善微循环。 2、 改善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特性。 3、 对神经功能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镇静、抑制...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绞股蓝泡水喝的功效 一、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绞股蓝是葫芦科蔓生草本植物绞股蓝和多种同属植物的全株,又称七叶胆、甘蔓茶、小苦药、五叶参。 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日本专家在绞股蓝中发现人参皂甙,分离得到 80...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七叶胆的功效与作用 七叶胆,又名小苦药、甘蔓茶、仙草、绞股蓝、五叶参等,属葫芦科、藤木多年生攀援植物,全世界已发现了十三个七叶胆品种,我国占十一个和两个变种,生长于我国秦岭和江南地区,以长江南岸、神农架、星斗山等地产的绞...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青黛粉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粉是植物的干燥色素,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由于它是超细微粉末,适合制成各种面膜、体膜等,也可用适量水、蜂蜜、牛奶、葡萄酒、果蔬汁...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应用,血府逐瘀汤临床运用医案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临床应用及其广泛。近年来,笔者对久治不愈之顽症,辨证应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取得满意疗效,现举典型医案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典...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加减及功效 补阳还五汤,源于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功用。由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以大补元气为主,活血...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导读:本文论述了小柴胡汤的配伍特点,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并收集了多个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小柴胡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天王补心丸临床应用解析 天王补心丸药物组成:丹参25g,当归50g,党参25g,石菖蒲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桔梗25g,远志(制)25g,甘草25g,朱砂10g,...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乌头赤石脂丸临床新用 乌头赤石脂丸功用:温通心阳,峻逐阴寒。 《乌头赤石脂丸》来源《金匮要略》卷上,由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 附子7克(炮) 干姜14克 赤石脂14克组成,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寒凝心脉,手足不...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药良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临床运用体会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甘草三味药物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甘草温经散寒缓 急止痛。该方可内散少阴之寒,外解太阳表邪,为表里双解 之剂。麻黄虽为发汗解表通调水道之峻品,今... 06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