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络学说形成发展及其实质

  • A+
所属分类:中医基础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中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和阴阳、脏腑、 营卫气血、病因、病机理论,一直在指导着祖国医学各科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科的临床实践。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又在指导 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古代医学家们对经络学说十分重视。 《灵枢•经脉》篇在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病候之前就强调指出:“经脉者,所 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后世医学家也曾说过:“治病不明脏 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近代的中医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的临床实践和 针刺麻醉,根据经络脏腑等学说进行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经络学说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它反映了一部分有关机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 过程以及针灸治病方面的客观规律的认识。

  (一)经络学说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

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它是通过长期对人体的构造、生理和病理现象以 及在用针灸治病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一系列客观规律性东西的归纳总结。换句 话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对人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在同疾病作斗 争的实践基础上对所发现的规律性的现象的总结和反映,而又在指导临床实 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络学说的创立和形成是经历着把实践基础上 得到的感性认识,经过总结提高上升为理性认识,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加以 验证、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尽管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经络学说存在着不够完善 的地方,但就其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经得起临床验证来说,是有科学内容的, 因此,我们应当吸取其精华,阐发补充其未尽之处,使之更好地为继承发展祖 国医学,加快中西医结合作出贡献。

1.针灸疗法的发明和发展是创立和形成经络学的基础关于经络学说 创立的确切年代,虽然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根据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 籍——《黄帝内经》中所收载的有关经络问题的篇章之多,内容之丰富的情况

来看,应当推溯至比《内经》成书更早的时代。大家知道,《内经》是公元前5 世纪前后的著作,并非一朝一夕或少数几个作者所著成的。它是一部先秦以 前的医学总结性著作。它保存和反映了我国最早时期的医学成就。《内经》 是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各81篇。其中专论经络和兼论经络的就 有几十篇之多,如《素问》中的骨空论、气穴论、气府论、脉解论、调经论等篇; 《灵枢》中的经脉、经别、经水、经筋、血络、本脏、海论、营气等篇。事实上,《内 经》中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络学说或理论,它对指导后世医疗实践起 着很大作用。

经络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发明和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也就 是说在穴位的发现和发展(由少到多,由点到线,主治同类病证的作用)与针 感的出现和传导放散之后,逐渐创立发展的。

大家知道,针灸疗法起源于我国。根据针灸治病最早用的工具是石做的’ 即砭石的记载,我国针灸疗法大约萌芽于石器时代,用砭石治病的方法起源于 我国的东方。《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 皆为痈疡,其治砭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砭”就是“以石刺病也”。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发达。到了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时代,我国就已发明了 冶铜技术,到了春秋时代,就发明了冶铁技术。冶铜术和冶铁术的发明和发 展,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当时我国农业的发展,而且也为针灸疗法的发展创造了 极其重要的条件。金属针的创造和广泛应用,以至完全代替了“砭石”,是我 国针灸发展史上针刺工具的第一次革命,由于金属针可以制做得细一些,长一 些,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就比较容易刺得深一些,经络感传现象的出现也就 随之增多,针刺穴位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便成为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依据之 一。在《内经》成书的时代,虽然仍有用“眨石”治病的,但当时针灸治病的工 具已为金属制的“九针”所取代。这可以从《内经》中大量的记述得到证明= 《灵枢》第一篇的《九针十二原》在讲到给百姓治病时就强调用针而不用“砭 石”,如说而属(百姓)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 经脉,调其血气。”而且当时已观察总结了针感(古代称为“得气”或“气 至”)的重要性和“针感”与疗效的关系,明确提出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一本作宝)?……得气穴为定”(《灵枢•四时气》)。“刺之而气而不至,无 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近代的大量针灸临床实践和针刺 麻醉(针麻)实践以及实验研究,都表明针感是取得针刺治疗疾病和针麻成功 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而进一步证明古代的这一经验是多么可贵。

《灵枢•行针》篇是论述针刺时针感出现与否和出现的迟速与个体差异 之间的关系的一篇专著。如写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 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并对各种现象的原因作了说明。

所谓经络感传现象,就是针刺穴位时病人产生酸、麻、胀、沉重等的主观感 觉,并沿肢体纵行方向传导放散的反应。也就是针感的沿经脉传导放散的现 象。“针感”古代叫做“得气”或“气至”。使之出现针感的方法叫做“催气”, “行气”。古代医家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便逐渐总结和创立了手足十二经 脉和奇经八脉等的经络循行和与属络脏腑的关系以及症候群的学说。现代的 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在一部分人体中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与古代 经络的走行分布基本一致。从而推论,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基于对针刺穴位时针感的出现与其传导放散规律的认真观察和总结。

2.古代解剖学是创立经络学说的另一重要条件   应当肯定,我国早在春 秋战国时代就进行过人体解剖,通过解剖方法对人体的脏腑器官、经络血脉等 结构进行过实地观察了解。后来,汉代、宋代、清代也都有人进行过人体解剖。 公元前5世纪以前,对人体脏腑器官的解剖观察的细致程度,有的已接近于近 代解剖学的测定。《灵枢•经水》篇为我们提供了古代进行过解剖的线索。 该篇中写道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 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 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灵 枢•骨度》是一篇古代体表解剖的记录,并指明借助于测量人体骨节之大小 长短,便能测定脉之长短。如说:“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 矣。”《灵枢》肠胃、平人绝谷等篇记录了有关人体的脏腑器官等的解剖所见。 《内经》中有关经络方面的记述,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体表解剖、局部解剖和系 统解剖观察得来的,尽管当时的解剖技术是比较粗浅的,但毫无疑问是通过解 剖观察得来的。例如:“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经脉者, 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 关节者也”(《灵枢•本脏》)。“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 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灵枢•玉版》)。“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等。现 在解剖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左乳下,搏动应衣的不是别的器官,而正是循 环系统的主要器官心脏的心尖部分,即心尖冲动。因此,祖国医学中说的“脉 以胃气为本”的“胃气”,应理解为心脏的良好舒缩功能。又如“经脉十二,而 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灵枢•动输》)。手太阴脉即指腕部桡动 脉,足少阴脉即指内踝后的胫后动脉,足阳明脉指颈部的颈总动脉。故《灵 枢•本输》说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足阳明,挟喉之动脉 也”。至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中的九处动脉,则分别指的面部、上肢、下 肢,九处可摸到的动脉而言。

西汉末年(公元8 ~23年)太医尚方曾作过人体解剖,“量度五脏,以竹筵 导其脉”(《汉书•王莽传》)。宋代(1102 ~ 1106年)也有人作过“决膜搞膏, 典折图之,得尽纤悉”的解剖,据说看到了 “经络联附”、“精血运输,源委流达” 的现象(见《存真图》序)。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记述了不少他亲自实 地解剖尸体,观察到的器官脉管形态结构。他把动脉叫做“气管”,把静脉叫 做“血管”,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他根据尸体解剖所见, 认为心腔里也是有气无血的。人死后,通常于静脉系统中沉积有较多血液,心 脏和动脉系统是中空的。古代西方医师也认为动脉中是气。例如希腊的希波 克拉底对尸体观察后断言动脉内充满着肺脏进人的空气。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有十六篇之多。详细叙述了经脉的生成 起止,循行分布,交会以及病证等。其纵行的主干叫做经脉,由主干发出的分 支叫做络脉,络脉分支叫做孙络。它们像网络似的密布于周身各处,内连脏腑 器官,外络肢节体表,将机体的脏腑器官和肢体各部连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 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 都具有重要作用。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手足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 经筋,十二皮部等。

古代医学家在创立发展经络学说过程中,借助了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 说和“天人相应”的观念。

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从自然现象中概括出来的,是用以说明自然界事物 及变化的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的消长关系,是具有朴素的矛盾观点,即朴素的辩 证法。如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 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祖国医学运用阴阳的对立属性来说明 人体内外、上下、左右、脏腑器官、经络气血等部位或结构与组织的生理病理等 现象,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表明了 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根据内为阴,外为 阳,脏为阴,腑为阳的原则,便将分布于肢体内侧(或腹部)的经脉统称为阴 经,将分布于肢体外侧(或背部)的经脉统称为阳经。阴经与脏腑的关系是属 脏络腑,而阳经与脏腑的关系,则是属腑络脏。经脉之间又有交接关系和借络 脉相连,于是便形成网环。故气血得以在其中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已,供给营 养,运走代谢的废物,对内外界的刺激给予应答反应借以保持机体与外在环境 的相对的协调统一。复将循行分布于肢体外侧的三条经脉,分别命名以阳明 经(脉)、少阳经(脉)、太阳经(脉),将分布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三条经脉分别命名以太阴经(脉)、厥阴经(脉)和少阴经(脉)。三阳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 布部位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三阴经在肢体的循行分布的部位是 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故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 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 冠以足字。在手(足)之前或阴阳之后再缀以与其所属的脏腑器官之名,即成 为手足十二经脉之各经名称。例如,肺手太阴之脉(或手太阴肺经)、大肠手 阳明之脉(或手阳明大肠经)等。

奇经八脉是沟通连接手足十二经脉的重要体系之一。起调节疏通手足十二经脉之气血偏盛或偏衰的作用,好比水库之有溢洪道一样。

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十四经脉上 都分配有一定数量的穴位,称之为十四经穴或经穴。在这些穴位上进行针灸, 就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防病治病作用。因此十四经脉和它 们的穴位,在针灸临床和针刺麻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大肠经的合谷, 治疗头面部病证,胃经的足三里治疗腹部病证,针刺三阳络透郄门能成功地开 胸切肺等,表明按“循经取穴”的原则,选配穴位进行治病和针麻都能取得比 较满意的效果。

关于十四经脉的循行次序,《灵枢•营气》篇讲得很清楚,即:手太阴肺 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 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 经—足厥阴肝经,上注于肺,同时有分支连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为便于 记忆起见可用四句话概括之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益以任督十四经,依次循行规律清。

关于手足阳阴经脉循行方向,可归纳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 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任脉为诸阴经之海,督脉则督一身之阳经。

冲脉连接肾经与任脉,带脉连接足少阳胆经。阴骄脉连接肾经与膀胱 经,阳骄脉则与膀胱经、胆经、大肠经、肾经连接;阴维脉连接肾经、脾经、肝 经、任脉;阳维脉则连接膀胱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综上所述,《内经》的 经络学说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即①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的内行和外行 起止的路线,及十二经脉分别“属络”各个脏腑的关系;②十二经脉和脏腑的 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即病理过程)所出现的病候,即症候群,指出各条经脉 穴位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关系;③分别论述了十二 经别、十五络、十二经筋等的分布与作用;④分散的载述了奇经八脉的分布情 况和功能作用;⑤阐述了十二经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有对应的联系; ⑥记载了全身穴数(称全身有穴位365个,但实际记载160个)及部分穴位的 名称与部位,并指出人体骨骼部位的相距尺寸(骨度),作为取穴的标准;⑦阐 明人体中营气、卫气在经络内外运行分布并受宗气推动的情况及其对所有组 织、器官的营养和保卫作用等。

关于十四经脉的证候就从略了。

古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天文历法、地理方面的成就,以及人类与自 然界的密切关系,逐渐产生了“天人相应”的概念。公元前16世纪殷周时期 的《周易•系辞》书上已有所反映。由于适应农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历法已 较完整,一年12个月365日,地理学方面,春秋时代的《管子•水地篇》认为 河流是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这种观念对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有 所影响。例如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灵 枢•经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等。

应当指出“天人相应”的观念和五行学说一样,是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得出 的概念,只能类推事物的表面现象,在古代曾有过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没 有分析阐明各自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而不能指出事物的必然性,所以基本 上是一种机械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天人相应”的观念,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以 及祖国医学的发展都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三)经络的实质问题

经络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结构,换句话说是有物质基础的。根据《内经》 中关于经络的形态、分布、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现象等方面的记述,不难看出祖 国医学中的经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 经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以及病理现象,

也可能还包括有尚未被认识的某种规律性联系。现分别说明如下:

1. 经络与脉管系统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如前所述,纵行 的主干叫做经脉,由主干发出的横行分支叫做络脉。另一方面,就循行于身体 的深浅部位来说,深行于肌肉之间的叫做经脉,浅行于体表部位的叫做络脉。 络脉的分支叫做孙络。《灵枢》经脉、骨度篇、《素问•皮部论》等已经讲得很 清楚。如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 者,皆络脉也。”“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 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凡十二经络脉 者,皮之部也”(《素问•皮部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 孙”(《灵枢•脉度》)。“视其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 血,细而沉者,多气也”(《灵枢•骨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 吸定息脉五动,润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 论》)。“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灵枢•动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 为常也”(《灵枢•根结》)等等不胜枚举。具有现代解剖生理知识的人都了 解,能摸到或看到搏动的脉是动脉,而浅在于体表容易被看见的“明而大者多 血”的是浅静脉或皮静脉。当然四肢深部的动脉也常常有深静脉和神经 伴行。

经络的一部分功能,是与现代医学中脉管系统的功能一致的,例如说: “诸血皆属于心”(《素问•五脏生成》),“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 枢•经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故 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 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 能摄”(《素问•五脏生成论》)等等,综上所述,可见经脉之功能与现代医学之 脉管系统的功能多么一致。

2. 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经络除包括了上述的脉管系统的部分形态 和功能以外,也还包括有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内经》中许多篇章、 段落讲到的脑、心、肝、经筋等功能,实际上是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结 构的功能。古人认为,脑是奇恒之腑之一,并明确指出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与病 理过程是和脑髓结构与功能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素问•五脏生成》说: “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进一步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 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 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并指出脑髓是受五谷之津液营养的。如《灵 枢•五癃津液别》篇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经脉与脑髓有着极为密切关系。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都有直接 或间接与脑髓发生关系的。例如:“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 巅……其直者,从巅人络脑”(《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 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经脉》)等。

经筋是经络学说中重要内容之一,在《灵枢》中与《经脉》并列,专篇论述。 “筋”一向被人看做肌腱或韧带。但在《内经》中常常看到筋骨、筋脉、经筋等 词,其概念并非相同。筋除了指肌腱、韧带以外,还含有与感觉运动功能有关 的结构,即包括有一部分神经的形态和功能。“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表明 筋和脉一样,也有通行气血的功能,不通的时候,便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 “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表明手足抽动痉挛与筋脉有关。“有伤于筋, 纵,其若不容”,说明筋受伤的后果是肢体痿废,不受意志支配。《素问.皮部 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肌腱韧带是不会有结络的。

古人是做过尸体解剖的。在解剖时,除追踪观察肢体血管(经脉络脉)走 行以外,也不难发现与血管并行的神经干和其分枝以及神经节、神经丛和链等 结构。因此,“筋骨”的“筋”一般指的肌腱和韧带;而“筋脉”和“经筋”的“筋” 有的是指神经。比如“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 肘内锐骨(即肱骨内上髁)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病小指 支肘内锐骨后廉痛,……腋下痛,腋后廉痛”(《灵枢•经筋》)。这段记述为我 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即证明,手太阳小肠之筋实际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尺 神经的走行和功能。因为在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之后,即肱骨尺骨神经沟 外)弹之,出现感应并放散到小指的是由于刺激了尺神经所致。再比如,“足 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上额角,交 颠上……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灵枢•经筋》)。 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家就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总结了伤(头)“左 角,右足不用”的大脑对肢体的交叉支配的关系。古人把这种现象和关系叫 做“维筋相交”。

在经筋的病症中,除了转筋,疼痛以外,还包括有口眼啮歪,角弓反张,手 足抽搦等,这些病证大体上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疾患。

除此以外,《内经》论述心和肝的篇章也很多。就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证 表现看来,有些也是指神经系统的中枢——脑。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在 论述十二脏腑器官之功能和相互关系时写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 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并 明确提出,主神明的心这个器官正常’其他器官也不易受害,反之,主神明的心 这个器官有了病,则十二脏腑器官皆受影响。“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再参照“夫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调经论》),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和“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 深,精神将夺矣”(《素问.脉要精微论》)等记述就更使我们理解,上述的心这 个器官实际就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脑的同意语,而且还正确论述了心 (脑)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和对机体与其他器官系统的主导作用。由此看来,我 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发现了相当于神经系统的脑、(心)经筋、筋脉等器官和组 织。“心”藏于颅内(头者精明之府也),主理精神情绪活动的。经筋、“筋脉”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患病时常出现转筋、痛疼、口眼瞒歪、角弓反张、手足抽搦 以及伤(头)左角,右足不用等症状。基本上符合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疾患 和大脑对肢体的交叉支配关系。有些人说,神经论是西医的理论,中医书上没 有发现神经,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是对祖国医学的早期成就不了解,只知西 医,不知中医造成的。事实是,世界上最早观察到伤头左角出现右侧肢体运动 障碍现象,提出“维筋相交”理论,即大脑对肢体交叉支配规律的应该说是中 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后来没有怎么继续大 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阐发补充前人未尽之处。

至于中医中的“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筋”和把脑血管意外引 起的中风、半身不遂和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病证,责之为“肝风内动”、 “肝阳上逆”。中医书上的许多肝病,实际上也相当于脑神经病证。

3.经络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素问•骨空论》 篇说督脉……贯脊属肾。”而祖国医学中的肾,除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和生 理功能外,还包括有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就是说, 包括有生长发育、性功能等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多篇在论述女子月经 的来潮周期与停止时写道:“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 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 子也。”所谓的天癸,是指人体与性生殖功能有关的物质,特别是与女性月经 周期关系更为密切的物质。由此可见,十二经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等经脉 与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有密切关系。

近代针灸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问题:针刺下腹部的任脉穴, 如气海、关元、中极,腰部的督脉穴、膀胱经穴(如命门、肾俞等)、肾经的一些 穴位可以治疗妇女月经失调、不孕症等,动物的实验表明,针灸任脉、石门穴, 对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也提示了经络与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

  (四)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自《内经》之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演变发展的过 程,同历代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丰富这方面的经验和内容有 密切关系。《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为后世医学家继承与发展这一学说奠定了 基础。《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扁鹤所著)中有不少篇幅论及经络、经穴等问题,对经脉中的“正经”与“奇经”的关系有所阐述发挥。东汉张仲景在其所 著的《伤寒论》(公元219年)中,十分强调经络的重要性,他说凡要和汤合 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他根据经络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 实践,总结和创立了六经辨证施治之法,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内科的发展影响 很大。

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中,对经络经穴的继承和发 展作了不少贡献。该书收存了秦汉以来直至晋代的针灸医学成就,在128篇 中有70篇是阐述经脉和穴位的。收载了 349个穴名及其部位,对我国的针灸 医学发展和日本等国家的针灸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早在六朝和隋代,我国已绘制有人体经络针灸穴位图,当时叫做“明堂 图”。到了唐代已出现用颜色绘制的彩色人体经络穴位图。唐代的《备急千 金要方》(公元652年)、《千金翼方》(682年)和《外台秘要》(752年)等书中 均收载有针灸经络穴位的内容。宋代王惟一在整理总结前人的针灸经络穴位 的基础上,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026年)和研制成两具铜质的人体经 络穴位模型即针灸铜人(1027年),以后不久还把该图经刻于石上,供学习观 摩。王惟一的针灸图经和铜人,在我国的针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代滑伯仁根据《内经》、《难经》、《圣济总录》和《金兰循经》等书,著有 《十四经发挥》,对十四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病候以及十四经的穴位 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元代还创立了药物归经的学说。

明代李时珍著的《奇经八脉考》、张介宾著的《类经》与《类经图翼》都对 经络有所整理论述和阐发。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我国的针灸发展起到一 定的作用。他重视实效而不墨守成规的探究精神是可取的,他说:“经脉十 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气血之道路也”,“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 脉之皆归于头”,以及“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等思想具有 积极意义。清代医书,有关经络方面的论述,一般都缺乏新内容,唯《经脉图 考》强调“摸骨取穴”的方法,对于穴位的定位有比较明确的标志,比过去有一 定进步。另外,在《医部全录》中有经络一门,收录了历代医学家有关阐明经 络的论述,而成为一部内容比较丰富的参考书籍。

经络学说自创立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经历着不断丰富发展 的过程。从清代到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祖国 医学遭到了摧残,经络学说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如现代解剖生理学,神经 生理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控制论等,对经络理论和针灸原理进行了广 泛深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如对经络敏感现象的普査,对经络穴位的观察测定(解剖学的、皮肤电位、电阻等),针剌经络穴位对内脏器官活动的影响 及其传导途径的探索,对针麻原理的研究等。从而不断地加深了对经络本质 及其在指导临床实践作用方面的认识。经络理论的精华正在被发掘,并更加 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医疗实践中。

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科研资料证明,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西医团结 合作,共同努力,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不仅有助于加深对 经络本质的了解认识,以及更好地发挥发展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指导 作用,而且也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