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功效及临床运用医案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摘要:通过咳嗽、眩晕、头痛3则验案对陈学忠教授治疗上部病证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其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上部病证主要用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等证,在应用潜阳封髓丹基础上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潜阳封髓丹由清代火神派祖师郑钦安所创潜阳丹和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 中所记载的封髓丹两方组成,其中潜阳丹由附子砂仁龟甲、炙甘草四药组成,封髓丹由砂仁、黄柏、炙甘草三药组成。郑钦安常将两方合用以治虚阳上越之证,后世医家吴佩衡将两方合称为潜阳封髓丹。

陈学忠教授系四川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具有多年的临床、科研经验,对内科诸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随陈老侍诊,收获颇多,并亲历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各种由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所致的上部病证,临床疗效较好,现举3则验案加以说明,具体介绍如下。

  1 潜阳封髓丹临床验案

1.1咳嗽

患者傅某,女,86岁,退休人员。2017年5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咯痰20余天。自诉经西医抗感染结合中医止咳、祛痰(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有反复。就诊之前,患者因汗出甚,曾服用二加味龙骨牡蛎汤及桂枝汤治疗,效果欠佳。问诊:咳嗽、咯痰,咯白色黏痰液,痰量少,咯痰不爽,咽痛咽痒,口唇干燥明显,自觉潮热,自汗、盗汗明显,夜间汗出尤甚,动则汗出湿衣,每日换衣数次,甚为苦恼,下肢冷痛明显,时有头痛,纳差,小便频数,夜尿多,大便略溏,夜眠差。望诊、闻诊:患者神差,形体消瘦,语声略低微,咳嗽少气。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黄燥。脉象:寸关脉浮数,尺脉弱。陈老在综合分析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后,中医诊断:咳嗽;辨证:肺肾亏虚、虚阳上越;治则:温肾潜阳,纳气归肾;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白附片(另包先煎1 h)30 g,醋龟甲(先煎)30 g,龙骨30 g,盐黄柏 20 g,砂仁(后下)20 g,炙甘草15 g,肉桂10 g,干姜15 g,蜜紫菀15 g,五味子15 g,煅牡蛎30 g,浮小麦60 g。中药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3次,每次温服200 mL。2017年5月8日二诊,自诉咳嗽、咯痰、咽痛咽痒、口唇干燥、潮热、自汗、盗汗、下肢冷痛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续予上方3剂服用以巩固疗效。后随访诸症皆除。

甘草

按:咳嗽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主要与六淫邪气相关,内伤主要与“痰”、“火”有关。咳嗽多以外邪犯肺多见,但此案例则为肺肾亏虚,虚阳上犯所致。患者年老体弱,肾精匮乏,下焦阳气无以所制,足少阴肾经“其直者,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虚阳上越,易循经灼伤肺及咽喉,故出现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上焦虚热,以及下肢冷痛等下焦虚寒症状。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则见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黄燥。寸关脉浮数,尺脉弱亦为虚阳上越、肾水虚寒之征象。本方重在治本,以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为主,配伍少量止咳、敛汗之药,而疗效显着,若单纯从肺论治,一味的以大剂量止咳、化痰之药,而未能窥探其本源所在,则咳嗽易迁延不愈,反致延误病情,正如《医述·审证》曰:“更如咳嗽喘促,烦躁不安,肺气热盛,似有余也,然究其源,非水虚不能制火,即火虚虚阳上浮,设从标理肺为事,虽暂愈而发愈甚……若不从源调治,正当不足而更不足之,虚者日虚,危亡继其后矣”。

1.2 眩晕

患者黄某,女,77岁,退休人员。2017年5月11日初诊,主诉:反复头昏晕不适2年余,复发2周,加重2天。问诊:阵发性头昏晕,发作时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伴头痛,稍感耳鸣、脑鸣,全身乏力,膝关节以下冷痛不适,下肢轻微浮肿,食纳可,二便调。望诊、闻诊:神志清楚,慢性病容,体形偏瘦,语声低微。舌象: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象:脉细无力。中医诊断:眩晕病;辨证:肾阳虚衰;治则:温肾止眩;方药:予潜阳封髓丹加减辨证施治。处方:白附片(另包先煎1 h)30 g,肉桂10 g,干姜15 g,砂仁(后下)20 g,盐黄柏 20 g,醋龟甲(先煎)30 g,炙甘草15 g,蔓荆子30 g,天麻20 g。中药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3次,每次温服200 mL。服用上药后于5月16日复诊,自诉头昏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冷痛明显减轻,无明显耳鸣、脑鸣,下浮肿消失,续予上方6剂,后随访诸证皆消。

按:眩晕病属中医病名,西医可见于高血压病、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等。《内经》中认为眩晕与肝、髓海不足、血虚、外邪等密切相关。《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强调“无虚不作眩”。秦景明认为眩晕与阳气虚有关,并在《症因脉治·内伤眩晕》中说:“真阳不足,虚阳上浮,亦令人头目冒眩之症,此命门真火不足,而为虚阳上浮眩晕之症也。”本病患者属下焦肾阳虚衰所致,患者年老体虚,肾阳亏虚,阳虚无以温煦、助运,肾精化生乏力,髓海空虚,故见头昏晕,脑鸣,耳鸣,膝关节以下冷痛不适、下肢轻微浮肿。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亦为阳虚之征象。陈老在潜阳封髓丹基础上加用蔓荆子清利头目,天麻息风、祛风通络,《本草汇言》中记载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眩”。诸药合用疗效较好。

1.3 头痛

患者贺某,女,87岁,退休人员。2017年5月15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右侧头痛50余年,复发加重1月”。问诊:阵发性右侧头部疼痛,疼痛呈跳痛性质,疼痛发作时不能耐受,喜右侧卧位,伴头昏,走路不稳,遇风寒疼痛易复发、加重,得温痛减,食纳可,夜眠差,尿频,大便调。既往行中医针灸、口服西医止痛药等治疗,症状稍减轻,但仍易复发。望诊、闻诊: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痛苦面容,走路欠稳,偶可闻及痛苦呻吟之音。舌象: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细弱。脉象:脉沉细弱。中医诊断:头痛;辨证:肾阳亏虚;治则:温肾潜阳;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辨证施治。处方:白附片(另包先煎1 h)60 g,肉桂 10 g,桂枝15 g,炒白芍15 g,干姜20 g,盐吴茱萸 10 g,砂仁20 g,盐黄柏 20 g,醋龟甲(先煎)30 g,炙甘草20 g,龙骨30 g,牡蛎30 g。中药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温服200mL。5月21复诊,患者诉头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明显改善,续服4剂,随诊诉头痛未复发。

按:本例属中医“头痛病”范畴,西医属于偏头痛疾病。头痛分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杂病谟》中云:“阳虚头痛,即气虚之属也,亦久病者有之,其证必戚戚悠悠,或羞明,或畏寒,或倦怠,或食饮不甘,脉必微细,头必沉沉,遇阴则痛,逢寒亦痛”。患者以右侧头痛50余年,病程长,病情重,以虚为主,遇风寒疼痛易复发、加重,得温痛减,尿频,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细弱,四诊均为一派阳虚、阴气上腾之象,正如郑钦安云:“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法宜回阳收纳为要” 。治疗则以潜阳封髓丹加减辨证治疗,方药合拍,效如桴鼓。

  2 讨论

上述3则病例中患者均属于年老体弱者,《内经》中记载“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陈老认为此3则病例虽主要以上部病证为主,但其本在下焦,病位主要在下焦肾。肾者,水火之宅也,现代名老中医李可认为:“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秘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元之证” 。[1]若下焦元阴、元阳不能交感互藏,肾水虚寒,虚阳上浮,则可出现咳嗽、眩晕、头痛等上部病证,治疗则调和阴阳、引火归原,正如程钟龄 《医学心悟》:“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越于上,当以辛热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潜阳封髓丹即为此设,方中砂仁辛温,入肾经,善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肾气纳,则肾精亦自藏也;附子辛热,善补命门之火,引火归原,《本草汇言》曰:“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炎,咽喉不利……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龟板滋阴潜阳,有通阴助阳之效;黄柏味苦性寒,入肾,苦能坚肾,肾水得坚则不致泛溢;甘草缓急、补中、伏藏真火,同时与苦寒之黄柏相配,苦甘化阴,与辛温之砂仁相配,辛甘化阳,阴阳合化,则水火既济。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交通阴阳之效。临床需详辨病机,注意辨别寒热、真假,重视整体观念,详查病机,去伪存真,据证立法用药,标本兼治,阴阳并调,对疾病的治疗方可起到效如桴鼓。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延伸阅读:肖泓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验举隅

摘要:潜阳封髓丹是由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中的潜阳丹和《御药院方》中的封髓丹相合而成,具有健运中焦,清上温下,调和水火阴阳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气不足、下焦不藏、虚阳上浮诸证。现总结肖泓教授臨证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阳痿、不寐、复发性口疮验案3则,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想,说明只要病机为中焦不运、上下寒热不调,应用此方均能获益。
潜阳封髓丹是潜阳丹与封髓丹二方所合而成。潜阳丹乃火神派鼻祖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中的一张扶阳方,全方由西砂仁、附子、龟甲、甘草4味药组成,其法在潜阳、纳气归肾、引火归原,治疗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证。封髓丹出自许国祯《御药院方》[1],在明代·董宿《奇效良方》中亦有记载,全方由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组成,《医宗金鉴》评价该方乃“固精之要药”。郑氏谓两方为“纳气归肾”之方,其中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龟板有通阴助阳之力;砂仁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黄柏入心脾肾三脏,能调和水火之枢纽,交通心肾[2]。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阴阳,阴阳乃治病必求之本也。吴佩衡等将此两方合而用之,名曰“潜阳封髓丹”。肖泓教授师从于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一继承人吴生元教授,尽得其传,熟谙其师辨证及用药经验,杏林探法30余载,应用此方治疗杂病疗效良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探得此法一二,现举3则验案加以说明,以兹同道参考。
 1 潜阳封髓丹治验举隅

1.1 阳痿

李某,男,56岁,2016年01月06日初诊。自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无法完成正常性行为;性激素、前列腺液、甲功全套、点刺激、脑部MRI等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多方治疗无果,遂来寻求中医治疗。现症见:精神可,面红有神,自述每欲行房事,则出现不举,或举而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性交,且长期口臭、口热,偶有口疮,口渴喜热饮;自觉下半身畏寒,触之手足冰凉,平素纳差腹胀,眠可,大便不成形,小便调,舌边尖嫩红苔白腻,脉沉无力。中医诊断:阳痿(肾阳不足,上热下寒证),治以补肾潜阳,引火归原;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白附子60 g,砂仁15 g,醋龟板20 g,黄柏15 g,细辛8 g,肉桂15 g,桔梗10 g,炙补骨脂15 g,炒骨碎补15 g,蜂房10 g,甘草10 g,7剂,白附子先入高压锅煮3 h,尝以舌不麻,再合诸药水煎煮,口服,日 1 剂。

2016年01月15日二诊:患者复诊面露喜色,自述口臭、口热、四肢冰冷等症状明显好转;阴茎举之尚坚硬,根部稍软,纳尚可,眠可,大便质软,小便调,舌边尖稍红,中、根部舌苔稍腻。脉沉弱。方选原方去桔梗、蜂房,加白豆蔻15 g健脾化湿,5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1月20日三诊:患者诸症好转,能完成基本性行为,唯饮食稍差,偶有腹胀。嘱适房事,调饮食,畅情志,并自服香砂六君丸10 d善后。

按:阳痿在西医上成为勃起功能障碍,中医典籍早有记载的文字为“阴痿”或“阳事不举”[3],中医认为阳痿证多虚实夹杂,且虚多实少,肾精亏虚,肾阳不振是造成阳痿的主要原因。患者病程较久,久病必虚;且肢冷、畏寒、脉沉,辨证为肾阳不足;然又口臭、口热等上焦热象,以整体辨证,当属“肾阳不足,上热下寒证”。方选潜阳封髓丹清上温下、引火归原;加以细辛交通心肾,引上浮阳热下归少阴;肉桂引火归原,补肾助阳;桔梗引药于上,使诸药发挥作用;补骨脂补肾壮阳,能暖水脏,使少阴水温元阳能潜;骨碎补补肾活血、治恶疮、蚀烂肉治疗局部口疮;蜂房清热解毒,消口中热疾;佐甘草以阴阳相生,并调和诸药;全方上下标本兼治,使上下寒热相通,中焦枢机运转,阴阳协调,药到病除。

1.2 不寐

谢某,女,69 岁,2016年5月13日初诊。自诉:失眠3月余;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入睡,口干,喜冷饮漱口而不欲吞,遇事心烦急躁;喜暖畏风,自汗出,双下肢不温,素有腹胀纳差,大便不成形,夜尿频,舌淡,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失眠(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安神,引火归原,潜阳温下;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白附子60 g,砂仁15 g,醋龟板20 g,黄柏15 g,细辛8 g,肉桂15 g,桔梗10 g,炙补骨脂15 g,淡豆豉15 g,白豆蔻15 g,甘草10 g,7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5月20日二诊诉:失眠好转,较易入睡,心烦、口干缓解,畏风、汗出减轻,双下肢较前有力,腹部胀满,纳差,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守上方加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以增强潜阳安神之力,加炒枳壳15 g以宽中理气;5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5月27日三诊:患者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偶有腹胀,余症消失,纳尚可,大便质偏软,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嘱调饮食,畅情志,并自服香砂六君丸10 d善后。

按 中医认为人体只有阴平阳秘,阳入于阴方能 入睡。因此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不寐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4],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而致阳气浮越于上,扰其清窍。该患者素有腹部胀满,纳差,舌苔白腻,此耐脾胃虚弱之象。脾胃乃一身之气运行的枢纽,中焦司运转功能异常,阳气分布失常,浮越于上,扰其清窍则不寐。同时阳气上浮,温下失司,则一派上热下寒之象。方选潜阳封髓丹清上安神,引火归原,潜阳温下,加以淡豆豉除烦、白豆蔻温中化湿理气。全方使中焦枢纽得运,阳气运转下潜,则诸症自消。

1.3 复发性口疮

刘某某,男,24岁,2016年6月17日初诊。自诉:反复口腔溃疡1年,再发2天,自行用西瓜霜喷雾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就诊。现症见:口腔内部2处黏膜溃疡,局部灼痛;腹胀、纳差,大便不爽,小便调,舌质淡青,苔薄白少津,脉沉。中医诊断:口疮(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原;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白附子20 g,砂仁15 g,醋龟板20 g,黄柏15 g,细辛8 g,肉桂15 g,桔梗10 g,炒骨碎补15 g,蜂房10 g,山豆根10 g,甘草10 g,3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6月22日二诊诉:口腔黏膜溃疡明显好转,溃疡面缩小,腹胀缓解,饮食增加,大便质稍软,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弦。守上方,3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1月后因过食辛辣,自觉口热,恐溃疡复发,遂来复诊,原方去白附子、炒骨碎补、山豆根,3剂,水煎服,日1剂,诸症悉解。

按: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谓之“口疮”、“口疡”、“口 糜”。其发病因素多样,但多由外感湿热、脾胃虚弱、情志郁滞、素体阳虚等引起。[5]清朝齐秉惠《齐氏医案·口疮》中提到:“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遍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口疮发病多虚实夹杂,寒热同出,治疗上亦非一法可解,必当紧守病机,从证论治。从上述病例中可见,患者兼有腹胀、纳差,大便不爽等症状,且舌质淡青,证归上热下寒型居多,上热指虚热浮越于上,下寒为寒邪潜于中下二焦,上下寒热分离,水火不济则其热自热,其寒自寒。因此选用潜阳封髓丹以畅通中焦枢纽、上清浮热、潜虚火下归于肾,归于原位以温下;佐以蜂房、山豆根以清上焦局部热邪,标本同治,功效乃奇。

  2 体会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建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人-症-病-证结合的辨治模式。无论何人、何病,都要紧抓症状、四诊相参,最终落脚于证,辨证准确后而论治,才能药到病除。

上述3则验案,人与病都不相同,但导师强调紧守病机,从证论治。虽然各病表现不一,但只要病机变化了然于胸,当下辨证准确,则异病同治,效果非常。“潜阳丹”法在潜阳、纳气归肾、引火归原,治疗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证;“封髓丹”虽非郑钦安所创,但郑氏极为推崇此方,认为其能治一切虚火上冲诸症。二方合用以“中焦健运,阳气善布,清上温下、上下阴平阳秘”。上述患者都有腹胀纳差、舌苔白腻等脾胃功能虚弱的表现,导师认为脾胃乃一身阳气运转之枢纽,脾胃虚弱,司纳全身气机升降失调,使阳气不能正常分布,浮越于上而不下潜则生百病,所以才会因个人体质偏颇,而出现以上热下寒为主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此时辩证为“上热下寒、中焦虚弱”,治疗的同时不但要清上温下,且一定守住病机臣以“温运中焦”。而潜阳封髓丹中附子辛温大热,能补肾中元阳,肾阳壮而水自温;砂仁辛温,纳气归肾、养胃醒脾使中焦司枢纽之机;龟板质重,引阳下潜、滋阴,水足才能藏真龙;黄柏味苦泻相火而清热,调节水火之枢。全方温理中焦,使阳气运转,清上温下,引火归原,从而治疗上下寒热失调诸证疗效甚好。

通过3则验案,领悟到了导师所言“药为方用,方在法中,立法有理,应变无穷”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钦安.郑钦安医学三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

[2]郑钦安.医理真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3-14.

[3]文云波,贺菊乔,袁轶峰,等.补肾活血汤治疗阳痿肾虚血瘀证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3):61-62.

[4]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9.

[5]幸梦琳,张永慧,刘海枝.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3,28(7),1524-1527.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