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黄柏图片

  • A+
所属分类:中药大全

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皮树(川黄柏)或黄檗(关黄柏)的干燥树皮。别名檗木、檗皮、黄檗。川黄柏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等地;关黄柏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和河北等地。野生与栽培均有。黄柏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药性特点】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主治阳明病,厥阴病,黄疸病,妇人产后病。

黄柏

  【黄柏的临床应用】

(一)治阳明病

阳明病变证

栀子柏皮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栀子条)。

黄柏在栀子柏皮汤中,性味苦寒,善清下焦湿热。

(二)治厥阴病

1.厥阴上热下寒证

乌梅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乌梅丸)。

黄柏在乌梅丸中,合黄连之苦寒以清上热。

乌梅丸证,还见于《金匮要略》蛔虫病之蛔厥证,亦属异病同治之例。

2.厥阴热证

白头翁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白头翁条)。

黄柏在白翁汤中,合黄连清热燥湿,坚阴厚肠。

白头翁汤证,亦见于《金匮要略》下利病之热毒下利证,亦属异病同治之例。

(三)治黄疸病

热盛里实证

大黄硝石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黄柏在大黄硝石汤中,配栀子清热利湿而退黄。

(四)妇人产后病

热利伤阴证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阿胶条)。

黄柏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中,配黄连清热燥湿,坚阴厚肠。

黄柏图片

黄柏的配伍应用

1、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2、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黄檗末, 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3、黄柏治痢疾: 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 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5、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 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6、黄柏治男子阴疮损烂: 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7、黄柏治小儿热泻: 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8、黄柏治痈疽肿毒: 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 (《濒湖集简方》)
9、黄柏治消渴尿多能食: 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0、黄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 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11、黄柏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12、黄柏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13、黄柏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14、黄柏治唇疮痛痒: 黄檗末, 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 (《圣济总录》)
15、黄柏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捣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16、黄柏治口疳臭烂: 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未掺之,去涎,愈。 (《小品方》)
17、黄柏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 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 空心酒下。 (《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18、黄柏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 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19、黄柏治小儿重舌: 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
20、黄柏能降阴火、补肾水: 黄檗(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密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21、黄柏治口中及舌上生疮: 捣黄檗含之。 (《千金方》)
22、黄柏能降心火,益肾水: 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 (《奇效良方》封髓丹)
23、黄柏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24、黄柏治时行赤目: 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黄柏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术、牛膝,黄柏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黄柏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黄柏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黄柏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

中药黄柏图片

【黄柏的用量用法】

1.用量 常用量3—12克。

最小量2两(6克),如栀子柏皮汤。

最大量4两(12克),如大黄硝石汤。

2.用法 汤剂,丸剂,粉剂。

按:黄柏苦寒沉降,长于泻肾火,清下焦湿热。故凡湿热所致的黄疸、下利、淋浊、带下、足肿以及湿热疮毒等证,皆为要药。黄柏生用降火力大,盐水炒可增强入肾泻火之功。惟其苦寒之品,易伤阴败胃,若非火旺胃强者忌用。

黄芩、黄连、黄柏同为苦寒泻火燥湿要药,都可使用于因湿热或热毒火盛所致之证,所以,临床常相互配用,以加强疗效。如治热毒赤白痢的白头翁汤,是黄连、黄柏同用。然而在其共性之中,又各有专长:黄芩长于泻肺火,又有安胎之效,故肺热咳嗽、痰黄黏稠以及胎热不安之证,多用黄芩,取其泻肺以清上焦;黄连善泻心、胃之火,并有止呕之功,故心烦不眠,痞满呕逆等证,多用黄连,取其泻心、胃以清中焦;黄柏主泻肾火,又长于除下焦湿热,故阴虚阳亢、湿热下注之证,多用黄柏,取其泻相火以清下焦。所以,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的说法,临床可供参考。

黄柏的炮制方法

1、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或切丝,晒干。
2、黄柏炭:取黄相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放凉,晒干。
3、酒黄柏:取黄柏片,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每黄柏片100斤用黄酒10斤)。
4、盐黄柏:取黄相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中药黄柏的图片

  【黄柏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珍珠囊》:“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骨髓,六也。”

《本草衍义补遗》:“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为治痿要药,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

  【黄柏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黄柏树皮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其次为掌叶防己碱、木兰碱、黄柏碱等;另外,还含苦味质黄柏酮、黄柏内酯和甾醇类化合物等。

2.据药理研究

(1)小檗碱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破碎。

(2)黄柏内酯有降血糖的作用。

(3)有利尿、健胃作用,外用能促进皮下出血的吸收。

2.据抗菌试验 对细菌的抑制范围及强度大致与黄连相同,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类似黄芩,但效力均较弱。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炎,急性附件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慢性阴道炎。

黄柏的用药禁忌

黄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如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