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大青龙汤证,而有烦渴引饮者,以文蛤易桂枝。——《金匮》

【组成】文蛤9克,石膏20?100克,甘草麻黄生姜大枣各5.5克,杏仁4克。煎法,用法同大青龙汤。

【症状表现】原文: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及脉紧,头痛。

东洞定义:有烦躁而渴,恶寒,喘咳急迫者。

【立方意义】除去青龙汤内桂枝一味,并减麻黄量,以文蛤,止烦渴,利小便,化痰软坚(《本经》)为大青龙汤之缓剂。

【治疗范围】以有大青龙汤证而烦渴贪饮者。

【诸家经验谈】《医宗金鉴》:花蛤,屡试不效,五倍子,屡试屡验。

编者按:《本草纲目》:文蛤,一名花蛤,时珍云: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与金鉴之说互证,则本方所用文蛤,以五倍子为确矣。有谓五倍子药,出于后世,《本经》只有文蛤,所谓花蛤者是。《金匮》文蛤,当指花蛤而言,莫说甚是。但《本经》所载,主治止恶疮,蚀五痒耳,至《别录》始有治咳逆,胸痹等语,亦未言及能治消渴也。今观《纲目》所载两种文蛤,颇有相通之处,即谓仲景所用以上渴饮者为花蛤,已非如《本经》所载,而《本经》所未载,或已为仲景所考知,经试用而有效。如五倍子之名文蛤亦未可知。兹据《金鉴》用花蛤,屡试不效,用五倍子屡验,可以想见仲景本其经验以传后人,岂有用不验之药者哉,缪希雍《医学广笔记》:化痰生津噙化丸,仅用五倍子一味为丸用。又《景岳全书》:景岳亦云,能去胶痰,皆可为本方用五倍子作一佐证。或谓(王宇泰等)文蛤即海蛤之有纹理者,李时珍说,文蛤别是一种,此外别无证明,不能强名为海蛤,附此以辨之。

【诸家经验谈】《张氏医通》: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何哉,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

又云,本方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金鉴》:文蛤汤主之五字,当在头痛之下,文义始属是传写之讹,兼主之主字,.衍文也……。主之文蛤汤者,是治渴兼治风水也,可供参考。

又按:《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者,有文蛤散一味单方,治渴欲饮水不止者。后人以五倍子制成“百药煎”,为止渴生津之品,可代文蛤散。本方文蛤汤中之文蛤,用五倍子既适,用百药煎当更佳。

【凭证使用】喘咳,渴而多痰,由感风邪恶而起者。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