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丙肝102例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加味类中药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采用加味茵陈五苓散(茵陈、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等)配合西药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58例对比,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后主要症状,肝功的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及肝功的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的变化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丙肝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2年4月-2015年6月,本人采用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丙肝102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60例病人均系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第7版教材中关于慢性丙肝的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肝功标志物提示为慢性丙肝患者,病例均排除肝占位、酒精肝、甲、乙型肝炎。选择病例治疗前均有厌食、无力、尿黄赤、球结膜黄染症状。肝功中转氨酶、总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彩超提示肝回声密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其中,男73例,女29例,年龄41-84岁,平均59岁。对照组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42-81岁,平均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程度、主要症状、转氨酶、总胆红素、彩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用生理盐水100ml加复方甘草酸苷40ml静点,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药物组成:茵陈15g、白术30g、泽泻20g、猪苓15g、桂枝20g、茯苓60g,配合临床加减:
体弱者加炙黄芪80g、甘草15g、饴糖20g、白芍25g;转氨酶高加五味子15g、板蓝根25g、大青叶15g;腹胀痞闷加白寇仁20g、 木香12g以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头痛困重,表湿较甚加藿香,以增祛湿之功;尿黄赤加栀子30g、大黄8g;眼花加女贞子25g、枸杞25g、菊花20g;呕吐便溏加陈皮25g、黄连12g、以清热燥湿,和胃止呕。以上药物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合共200ml,分两次温服,一周为一疗程。
1.3观察项目:1、症状、体征;2、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
1.4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中转氨酶、总胆红素正常,彩超回声密集明显减轻。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中的转氨酶、总胆红素降低,肝脏彩超
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及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无明显好转。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8%和8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变化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中的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肝功中的转氨酶、总胆红素、肝脏彩超明显好于对照组。
  三、讨论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hc),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急性丙肝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大部分转化为慢性。我们总结经验,从中医入手,考虑慢性丙肝主要表现为无力、厌食、尿黄赤、球结膜黄染,中医辨证应属于黄疸范畴。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黄疸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为方中主药,辅以茯苓、猪苓、泽泻以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化气以利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保肝作用,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体外实验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数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白细胞分裂,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五味子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还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黄芪有保肝、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具有防止肝细胞坏死、保肝利尿作用,诸药配伍,既符合中医黄疸的病理机构,又符合现代医学有关慢性丙肝的病理机构,故疗效显著。
从中药入手配合西药,在慢性丙肝治疗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强调辩证论治,强化整体观念,由于人与人之间身体状况、体质、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往往能取得超预期效果。
在丙肝治疗药物中,切忌滥用过多药物及伤肝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害,建议使用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瑜元:重视慢性肝病的防治[J];广东医学;2008年07期。
[2]李海炜;林丽文;张绍峰;赖战峰;秦雪;李山: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2年02期。
[3]刁青蕊: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治疗方案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文章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