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中医书籍
《经方学用基本功》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介绍了学习运用经方的基本功,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用经方首先是牢记方歌,掌握方药组成及用量;重点是研究药与症、方与证、药与药之间以及各种药物剂量的相互内在关系;还要掌握经方应用指征、运用须知、方证辨病。临床医师掌握了经方学用基本功,就会选择最佳的治病方药,能不断优化临床诊治与用方技能,实践临床用方贯通理论知识;学生掌握经方学用基本功,则能索微求真,不断提升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融会经方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经方学用基本功》编辑推荐:解读方药是学好经方基本功之一,亦是用好经方的钥匙。治病用药是基础,精确诠释用药要点是学用经方的最佳切入点;治病用方是提高,全面剖析方药配伍是学用经方的最佳方法;治病定量是关键,科学调配经方用量是学用经方的最佳选择。《经方学用基本功》内容新颖,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思路开阔,具有画龙点睛、探隐索微之作用。尤其是理论指导性和临床实用性较强,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付(又名王福强),男,1958年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方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教师,被评为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名师”“我最喜爱的教师”。主要从事《伤寒论》《方剂学》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的成果和著作颇丰,主要代表著作有《伤寒内科论》《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经方配伍用药指南》《用方配伍技巧》《疑难杂病八大证治》等20部,累计1600余万字;先后在《中医杂志》等50余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完成课题及在研课题12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对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男性病等疑难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一、经方用药的配伍方法
二、学用经方,先识方证
三、经方附子煎煮与用量
四、经方半夏配乌头(附子)的启示
五、经方甘遂配甘草的启示
第2章 汗解方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麻黄汤
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栝楼桂枝汤
越婢汤
第3章 通泄方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三物汤
麻子仁丸
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蜜煎导
土瓜根汁方
猪胆汁方
猪膏发煎
十枣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第4章 寒热方
乌梅丸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黄连汤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栀子干姜汤
麻黄升麻汤
小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越婢加半夏汤
越婢加术汤
第5章 表里方
大青龙汤
文蛤汤
厚朴七物汤
柴胡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乌头桂枝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葛根加半夏汤
第6章 温通方
甘草干姜汤
理中丸
桂枝人参汤
白术散
大建中汤
吴茱萸汤(茱萸汤)
干姜附子汤
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茯苓四逆汤
附子汤
附子粳米汤
薏苡附子散
天雄散
赤丸
头风摩散
乌头煎(大乌头煎)
乌头赤石脂丸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半夏散及汤
半夏干姜散
蜘蛛散
雄黄熏方
生姜半夏汤
蛇床子散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姜苓术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甘草麻黄汤
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杏子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加芍药汤
第7章 清泄方
甘草汤
桔梗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
栀子大黄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枳实栀子豉汤
大柴胡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泻心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杏石甘汤)
黄连阿胶汤
黄连粉方
黄芩汤
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紫参汤
风引汤
大黄牡丹汤
大黄硝石汤
大黄甘草汤
竹皮大丸
竹叶汤
泽漆汤
狼牙汤
苦参汤
矾石汤
苦酒汤
小儿疳虫蚀齿方
鸡屎白散
第8章 降泄方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橘皮汤
大半夏汤
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葶苈丸
葶苈大枣泻肺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硝石矾石散
滑石代赭汤
排脓散
排脓汤
桂枝加大黄汤
甘遂半夏汤
甘草粉蜜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烧裩散
第9章 补益方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炙甘草汤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肾气丸
麦门冬汤
薯蓣丸
酸枣仁汤
百合洗方
百合地黄汤
百合鸡子汤
百合知母汤
栝楼牡蛎散
猪肤汤
当归散
当归芍药散
当归生姜羊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甘麦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枣草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防己地黄汤
栝楼瞿麦丸
第10章 固涩方
桃花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禹余粮丸
诃梨勒散
……
第11章 治血方
第12章 治气方
第13章 治湿方
一、经方用药的配伍方法
二、学用经方,先识方证
三、经方附子煎煮与用量
四、经方半夏配乌头(附子)的启示
五、经方甘遂配甘草的启示
第2章 汗解方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麻黄汤
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栝楼桂枝汤
越婢汤
第3章 通泄方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三物汤
麻子仁丸
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蜜煎导
土瓜根汁方
猪胆汁方
猪膏发煎
十枣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第4章 寒热方
乌梅丸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黄连汤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栀子干姜汤
麻黄升麻汤
小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越婢加半夏汤
越婢加术汤
第5章 表里方
大青龙汤
文蛤汤
厚朴七物汤
柴胡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乌头桂枝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葛根加半夏汤
第6章 温通方
甘草干姜汤
理中丸
桂枝人参汤
白术散
大建中汤
吴茱萸汤(茱萸汤)
干姜附子汤
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茯苓四逆汤
附子汤
附子粳米汤
薏苡附子散
天雄散
赤丸
头风摩散
乌头煎(大乌头煎)
乌头赤石脂丸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半夏散及汤
半夏干姜散
蜘蛛散
雄黄熏方
生姜半夏汤
蛇床子散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姜苓术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甘草麻黄汤
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杏子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加芍药汤
第7章 清泄方
甘草汤
桔梗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
栀子大黄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枳实栀子豉汤
大柴胡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泻心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杏石甘汤)
黄连阿胶汤
黄连粉方
黄芩汤
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紫参汤
风引汤
大黄牡丹汤
大黄硝石汤
大黄甘草汤
竹皮大丸
竹叶汤
泽漆汤
狼牙汤
苦参汤
矾石汤
苦酒汤
小儿疳虫蚀齿方
鸡屎白散
第8章 降泄方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橘皮汤
大半夏汤
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葶苈丸
葶苈大枣泻肺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硝石矾石散
滑石代赭汤
排脓散
排脓汤
桂枝加大黄汤
甘遂半夏汤
甘草粉蜜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烧裩散
第9章 补益方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炙甘草汤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肾气丸
麦门冬汤
薯蓣丸
酸枣仁汤
百合洗方
百合地黄汤
百合鸡子汤
百合知母汤
栝楼牡蛎散
猪肤汤
当归散
当归芍药散
当归生姜羊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甘麦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枣草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防己地黄汤
栝楼瞿麦丸
第10章 固涩方
桃花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禹余粮丸
诃梨勒散
……
第11章 治血方
第12章 治气方
第13章 治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