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中医临床诊断: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为了给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介绍儿科常见疾病之前,先简略介绍一下小儿特点和小儿四诊。 小儿特点不一般,形体幼稚脏未全。娇嫩易受外邪侵,机能虽旺形气弱。阳气偏盛易化热,热症居多易生风。御外力弱发病急,... 08月0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 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易入睡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稳,时寐时醒;严重时整夜不眠。本病以失眠为主,常兼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精神异常等为其临床主要特点。本病多由于情志内伤,或大病、久... 07月3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心悸的症状有哪些?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症状有哪些?什么原因会引发心悸症状?本文介绍了心悸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凡心慌不安,甚则喘息或水肿,且以心慌不安为主证的疾病称为心悸。心悸与惊悸、怔忡类似。现代医学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07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肛周皮肤瘙痒的中医解释与辨证论治,肛门瘙痒的中药洗方 肛周皮肤瘙痒按照症状特点可分为四型:风热郁结型、风湿夹热型、血虚生风型及寄生虫引起的肛周瘙痒。 1.风热郁结型 肛门周围瘙痒难忍,灼热坠胀,如火焚虫嘶,甚至皮肤抓破出血,心烦难寐,口苦咽干,便秘溲... 07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为时方鸣不平 近年来崇尚经方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还出现了专门的经方网站,相比之下时方就显得有些让人瞧不上眼,经常有些人以经方自居,认为时方都是下里巴人,不值得研究,这是一种浮漂的学风。经方无论从组方结构还是疗效来说,... 07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血证的中医辨证论治 血证是指血液排出体外或溢于体裘的一类出血性病症。本病多因感受风热燥邪、过度饮酒、过食辛热辣物、情志刺激、劳累过度等而引起发作,总的病理为气火逆乱,血不循经,络脉损伤,血溢于外。《血证论》谓:“而血动之... 07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理气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 理气剂主治以气滞为主,或以气滞症状为主诉之各证。必须搞清气滞是主证还是继发的兼证。如,便秘与腹胀并见,到底是谁造成的谁,治疗侧重可不一样。 理气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 (1)治疗肝郁时——哪怕... 07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虚劳的病因病机,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 虚劳是因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又称虚损。由于脏腑气血阴阳虚损的部位和程度各异,故而临床症状也不同。导致虚劳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禀赋薄弱、先天不足,无力御邪,复伤正气可致... 07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什么是失音症?失音的中医辨证治疗 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称为失音。《医学纲目》则称“喉喑”,以示与中风舌强不利,语言蹇涩之“舌喑”有所区别。本病虽属喉咙、声道的局部疾患,实与肺、肾有密切关系。因声音出于肺系而根于肾。故《直指方... 0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肺痈的主要表现,肺痈的分期及各期中医治法 肺痈是肺部形成脓疡的疾病,以发热寒战、咳嗽,胸痛、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主证。主要成因是感受外邪,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薰蒸于肺。蓄热内蒸,肺受灼热,气失清肃,热结血瘀,郁结成痈,血败化脓,即《金匮... 07月0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喘证的中医辨证分型,喘证的中医辨证论治 喘证,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与肺肾密切相关,由于风寒犯肺,腠理郁闭,肺气壅寒,肺失宣降,而上逆为喘。风热入肺,... 07月0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论治,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本证的出现,有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而发生咳嗽者;也可由于其它脏腑有病,传之于肺脏而为咳嗽。故《素问·咳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 咳嗽的发生有外感和内伤两... 06月2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淋证的分型与辨证论治 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尿道涩痛淋漓不尽者为淋病。 嗜食肥甘酒热之品,湿热蕴积下焦,煎熬尿液,日久成石而成石淋。 若湿热聚于膀胱或心火移于膀胱,热伤血络;或肾阴虚而相火旺,扰动阴血则成血淋。...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 胃脘痛的治疗,多采用通则不痛之法,以理气止痛。但决不限于通法。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证为病邪阻滞者。荤腻杂进,恣食生冷,致胃脘卒痛。便溏溺清。多由寒湿侵犯于中,使脾胃失和,中枢升降失职所作。故以温中... 06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开窍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 开窍剂为抢救窍闭神昏而备。一般只用于实证为主者,而且纯粹单用者极少,配合汤剂服用者多。如,一般先是用开窍的中成药先服下,详加辨证后,再熬汤药(汤药也并非拿开窍剂的组成作配方之参考,开窍剂只作寒热大方向... 06月2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安神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 安神剂主治神志不宁的病证,如烦躁、失眠、多梦、夜游等以心因素为主者。其他脏腑或全身性火热证扰及心神造成的烦躁、失眠等应属于清热剂主治范畴。而狂躁因痰火所致者请见开窍剂和祛痰剂中,蓄血发狂者请见理血剂,... 06月1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固涩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 固涩剂主治诸散而不收之证,如出汗、咳嗽、泄泻、尿频、崩漏、遗精、滑精、早泻、带下等,且绝大多数为正虚不固所致,病程也已很长。长期慢性出血在理血剂中讲述。 固涩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 (1)治疗出汗... 06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中医补益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 补益剂主治气、血、肾阴、肾阳、肾气、肾精诸不足者。肾以外之脏腑的阴虚证和津亏证,很多方子放在了治燥剂中。至于心、脾阳虚证,在温里剂中已述。 补益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 (1)治疗气虚时——补心气者... 05月2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小柴胡汤合曹氏瘀热汤加减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一例 常某,女,55岁,成都市公用局干部。初诊:1982年3月3日。自诉午后发热咳嗽咯痰,胸胁闷胀疼痛2月,西医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曾多次抽出积液。经使用大剂抗痨药物后,发热稍减,咳嗽有所好转,但... 06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医基础 名老中医董建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董建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医学专家、中医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从16岁师承上海着名老中医严二陵先生,经过7年的侍诊、抄方、出诊几个阶段的学习,深得其真传。学成之后,回到故里上海青浦县悬壶业医... 06月2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