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中药物的使用特点

  • A+
所属分类:中药良方

【摘要】《滇南本草》重视药物使用方法,新鲜药物使用方法独具特色,药引种类多样,在服用时间与方法上也颇有讲究。该书收载了云南边疆各民族宝贵的用药经验,体现了民族医药特色,在我国医药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滇南本草》;药物;使用特点
《滇南本草》为兰茂所撰。兰茂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审辨草药,合滇中蔬菜草木种种性情,著《滇南本草》三卷。该书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140余年问世,书中有不少药物是《本草纲目》及其他本草所未载。《滇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地方性本草专著,在云南医学历史上价值最大、影响最广。书中遣方用药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又体现了民族医药特色,在我国医药史上有重要地位[2]。
《滇南本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载草、鸟、兽、虫四部,共计458味药。《滇南本草》中药物来源极具地域和民间特色,除了一些传统的药材之外,还记载了木槿花、玉兰花、鸡冠花等鲜花以及大量常见的蔬菜、水果、野菜、野果的性味、归经和药用功效,其附方也多用食物入药,其多样的药物使用方法,值得后世认真研究。
  1 药物的使用方法
《滇南本草》中药物的使用方法很多,现归纳如下。
11传统的水煎服《滇南本草》中如“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1]这样将药物用水煎服使用的方法在书中并不算多。
12药物与肉类同煮在本草中,将药材与肉类同煮的记录多见,如《千金方》中就有记载乌雌鸡汤方,以水煮鸡,去鸡下药;羊肉黄芪汤,以水煮羊肉,去肉下药;鲤鱼汤,以水煮鱼,澄清,內药;猪肾方,以水煮肾,去肾内药等等。多以肉汤作为煎煮溶液。
在《滇南本草》中,兰茂沿袭了这一方式,并且加以改良。如沙参“治诸虚证。沙参一两,笋鸡(去肠),将沙参共合一处煮熟食”;兰花参“兰花参五钱,笋鸡一只(去肠,将药入鸡腹内煮),共合一处煮烂食之。或猪净膂肉也可”;“绣球防风一两,蛤粉六钱(煅),共为末。每分五服,白羊肝三钱,竹刀破开羊肝,将药入肝内。苎麻绑好,入瓦罐内煎。”[1]这种把药材与食材同时服用的方式,既节约了原料,又提高了治疗效果。这种服用方法,在书中大量记载。
13代茶饮魏时名医吴普用茶治疗厌食、胃痛等症,并将茶作为“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养身保健品来饮用。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观点,把茶疗的理论与实践推向高峰并逐渐成形。因此在《滇南本草》中出现了如“石韦煎汤代茶饮,治疗手战作抖”;“旱螺壳放新瓦上焙干,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用好春茶汤下,治疗反胃病,胸膈饱胀,饮食不下,口吐痰涎”[1]等药物使用方法。
14药物与酒同用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汤液醪醴论”篇,对汤液醪醴的制造和应用作了说明,并有“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与服法。
《滇南本草》附方中用酒种类颇多,用酒的方式也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单方或复方加酒同煎内服,如“羊肚参三两,木瓜一两,烧酒二斤。煎三注香时,冷定,去火毒。晚上临睡用,炖热三杯”;汤剂煎好后点酒内服如“茶匙草,煎汤点水酒服”;用酒送服中药丸、散剂如“发落海,用新瓦焙为末,每服一钱,烧酒服”;用酒浸泡中药而成药酒,如“虎掌草,小九牯牛,紫夏枯草白头翁威灵仙。好酒二斤泡,每晚上炖热服三杯”;用酒调药外敷如“接骨草,鸡脚刺根,土黄连,共捣烂,点酒包敷疼处”[1]。
15药物粉碎为末或为丸《滇南本草》中多将药物粉碎成末或再做成丸服用。如“月下参二两,木香一钱,丁香二钱,沉香二钱,肉桂二两,共细末,每服一钱,热酒下”[BF];“[BFQ]赤地榆细末,每服一钱,热酒下”[1]。
治疗肠胃积热的地榆槐角丸,用“赤地榆、槐角、老枳壳黄芩荆芥、全秦归、黄连,共为细末,为丸”;“还阳参四两,乌骨鸡一只(去肠,将参入腹内煮烂),去皮,将肉晒干,骨用新瓦焙黄色,肉骨共为细末,或用蜜为丸,或为末,每服二钱,滚水下”[1]。
仙茅为末,全秦归,蛇果草,用后二味煎汤,点水酒调仙茅末送下”[1]则是将药物分类处理,部分为末,部分煎煮,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6菜肴《滇南本草》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记载了大量的食物入药,如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葱白、青蒜、大蒜、甜菜、菠菜、季菜、茄子、葫芦、青菜、白菜、桐蒿菜、鹅尝菜、苦瓜、南瓜、黄瓜等。兰茂用常见的蔬菜瓜果治疗疾病,寓治疗于饮食中。
枸杞尖作菜食,合鸡蛋炒吃,治少年妇人白带”;“云芎,螺丝蛋,煮食,治妇人白带”;“葱白,伤寒头痛,用葱、姜、瓣酱生吃效”;“季菜,治肺热咳嗽,用鸡蛋煮吃”[1]。这样的记载在《滇南本草》中有很多,兰茂巧用家常之品,体现了云南民族民间医药的特色。
17外用药物外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兰茂在书中也记载了很多药物的外用疗法,包括鲜用如“猡猡芸香草新鲜取来,令人夹于腋下,臭汗自出矣”;“灯盏花治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或者将药材直接使用如“苦连翘根于肿痛处噙之效”;以及将药物加工后使用如“杏仁、轻粉共捶出油为饼,外敷,治臁疮年久不愈”[1]等。
  2 新鲜药物的使用
鲜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历代名医应用鲜药组方治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温病、内科杂病及解毒、外治等方面疗效显著。《滇南本草》中新鲜药物有很多,包括鲜药、鲜花、鲜果、鲜菌类,其使用方法很多,常见的归纳如下。
21鲜汁使用《滇南本草》中常见将新鲜中药材洗净、榨汁入药的使用方法。这类用法一般都比较简单。如杏叶防风“治一切疟疾,新鲜捣汁一小盅,点烧酒,朝阳吃”;苦马菜捣汁一小盅与全归等治疗吐血,咳血;鱼眼草,“捣汁炖汁服,治疗小儿泻绿水者”[1]。

22鲜品捣烂使用《滇南本草》中可见将鲜品捣烂后入药的使用方法。如“生慈姑捣烂三钱,蜂蜜二钱,引米汤沫调慈姑饮,治虚劳咳嗽止血”;“地龙五条(用细白者佳),砂仁二钱,将地龙捣烂朱砂调匀服”[1]。
23鲜品煎煮使用《滇南本草》中多见将新鲜药物煎煮使用的记录。如“芭蕉花二钱煨汤,点烧酒服。治翻胃,呕吐饮食酸痰,胃口肚腹疼痛,胸膈饮饱”;“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煎服,止咳嗽”;“白荷叶二钱,水煎入冰糖五分,治头眩晕闷疼”[1]。
24鲜品粉碎使用《滇南本草》中记载“木槿花为末,入人乳半盅,将花末拌乳。于饭上蒸熟,吃之效,治妇人白带”[1]。这种使用方法,现在已经演化成了云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3 药物的服用方法
兰茂比较注重药物的服用方法,不仅药引的种类多样,而且在服用时间与方法上也颇有讲究。
药引,可达到引药归经,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效果。《滇南本草》中的药引种类繁多,如“平尔参末,引水酒服”;“遍地金,引乌梅、砂糖煎汤服”;“韭叶云香草、木瓜、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引用生姜一片,煎服”;“合妈云香草,引用童便点服”;“生慈姑捣烂三钱,蜂蜜二钱,引米汤末调慈姑饮,止蒸服”;“青蒿地骨皮鳖甲石斛柴胡根,引清明杨柳,煨服,点童便”;“神曲麦芽、杏仁,引用真菜油,入罐底煨服”[1]等。
《滇南本草》在服用时间与方法方面也很有特色。如“大一支箭,续断,花粉,石膏,共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碗内滚水冲,碗内以钟盖片时,微温服”[1]。这样的服用方法能让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多的溶解于水中。又如“夏枯草三錢、胆南星五分、防风一钱,钩藤草一钱,点水酒卧时服”;“大蓟一两,水牛肉四两,天明吃毕后卧。忌盐”;何首乌半夏、白茯苓、生姜“日煎夜露,次早向阳吃。此方治疟,以七天后可用”[1]等则是对服药时间的一些要求。
此类服药方法,不仅有增强药效之功,尚有引药循经直达病所,减少药效损耗之妙,且力求顺应人体生理变化,对后世医家遣方用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总之,《滇南本草》重视药物使用方法,新鲜药物使用方法独具特色,药引种类多样,在服用时间与方法上也颇多讲究。全书收载了云南边疆各民族宝贵的用药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后世借鉴并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兰茂.滇南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2,4,6,10,11,24,31,42,46,48,52,58,87.
[2]却翎,李昊蓉.论《滇南本草》的用药特色[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1):8-9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