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养心”的三种境界

  • A+
所属分类:中医养生

【摘要】 养生分“养形”和“养心”,笔者借禅师、《遵生八笺》、《黄帝内经》论述了养心的三种境界。认为“心安、精神内守、和喜怒”为养心之本。

《遵生八笺》的序文里有一段:“或谓大道以虚无为宗,有身以染著为累,今观高子所叙,居室运用,游具品物,宝玩古器,书画香草花木之类,颇极烦冗。研而讨之,驰扰神思;聚而蓄之,障阂身心,其于本来虚空,了无一法之旨,亦甚戾矣,何遵生之为?余曰不然,人心之体,本来虚空,奈何物态纷拏,汩没已久,一旦欲扫而空之,无所栖泊。及至驰骤漂荡而不知止,一切药物补元,器玩娱志,心有所寄,庶不外驰,亦清净之本也。”

养心

这段话的意思是某人对作者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因为古人养生最是尊崇道家思想,以恬淡虚无,寡欲无求,息心宁神为要旨,以此养神、养精、养气。但《遵生八笺》的作者却教人如何赏玩古物、书画,如何观景,如何做吃食等等,认为他的作法太过繁琐,反而扰思耗神,未得养生之真谛。作序的人就回答他,人的心,本来是虚空无有一物的,清清净净,但是因经营事物、人事烦扰、世态倾轧,无一日得空,日日被累,清净早已不存,被俗事淹没。如果想一下子扫空,反而无所依凭,漂漂荡荡不知到哪里去了。倒不如让其有所寄托,赏玩、美食,不过是可爱又美丽的事物而已,心有所寄,则不再漂荡,也得了清净的本旨。这便是《遵生八笺》的养心境界。

养生分“养形”和“养心”,“养心”的境界有三,最高者“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是天生,绝非后天所能修习。所以“禅”讲“顿悟”一刹那间灵性的激荡。六祖慧能享寿75岁,死后肉身不腐,这是禅师的境界。近代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岁,“受尽九磨十难”而不死,只是“了知世事无常”,这是他的境界,死后得水晶舍利。

空荡的心让人生惧,人本俗人,需要有所寄托,这是境界之二,《遵生八笺》的境界,它希望让被纷繁事物牵累的心得到一丝的休息,寄托于山水,美食,美器。非士大夫不能为,需有钱、有闲、有心、有情。虽境界不算平实,但也算有益。

中医的“养心”也有一个境界,《灵枢·本神篇》讲“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是承担、担负的意思,中国古时的医者认为人的心生来就是要担事的,清清净净空无一物的心本就不存在,“养心”需要的是“和喜怒”、“精神内守”、“心安不惧”。

“心安”是个前提,白居易有首诗叫《种桃杏》,他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点明了“家”跟“心安”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有风有雨,有难过有开心有纠结,小小的“家”就是我们在大环境中维持内心安稳的小环境、内环境。西医生理学开篇就讲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它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内环境。人要生存,内环境必须保持稳态,即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等处于相对恒定状态。肉体如此,大抵心灵也相似,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需要一个保持稳态的内环境。

“精神内守”指的应该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向内而不向外的状态,有两重含义,其一是看似遗忘的选择性“忽略”。人事纷扰,不必把太多事放心上。人的大脑实际上记得所经历过的每件事,动过的每一个念头,但它有一个很好的防御机制,就是“忽略”,过多的信息,过度多向的神经冲动只会妨碍我们做出判断,浪费能量,大脑选择的方式是择其要点,适当忽略,这是数亿年进化的结果,我们需要发挥这种功能,以内自我为核心,忽略掉不必要的事情。另一重含义,近于道家的不为五色所迷,不为五声所惑,人的精神力向内而不向外发散,是好是坏,由它去。

“和喜怒”讲的是调整和控制情绪变化,看似有点难,好像很难控制,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越想越气”的经验,那么在情绪过于激动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停一停,情绪暂时放过,处理事情为上,过段时间再看,虽不致于到一笑了之的境界,但也会平和很多。须知,怒则气上,大怒伤肝,过喜伤心,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三条,是中医的“养心”境界,简单平实,从身体构造和机体运行方式说开去,虽然看似有点不伦不类,但“医”嘛,从肉体开讲,哪怕是论“养心”,也没必要搞得玄而又玄,毕竟不是王阳明,暂时既不修道也不修佛。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