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抗癌,不仅是患者本身的事,也是整个家庭的事。作为患者的家属,也同样希望病痛能够远离家人。家人的健康是我们最朴实的愿望,抗癌路上也少不了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在8月18日的直播间,一名肺癌家属,主动分享他们家庭抗癌的经历,从父亲确诊后饱受煎熬,不断求医问药,最后找对治疗方法的喜悦。我们也非常感谢主动无私分享的患者或家属,他们站出来,通过自身的经历,鼓舞大家:在抗癌路上,你不曾孤单,有很多人与你同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不放弃治疗,积极面对生活每一天!
家属叙述求医之路
后悔没早点认识夏教授
化疗折磨 痛不欲生 被下病危通知书
我父亲是一名肺癌患者。3年前通过体检CT检查,发现了0.7cm的结节,当时医生建议先不用治疗,做定期复查,半年后再查,就变大了1cm。及时做了手术,术后咨询了多名专家是否需要化疗,2名说不用,3名说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后来还是选择了化疗。
化疗的副作用非常大。父亲做完一次化疗后,很是痛苦,恶心呕吐没食欲,不想吃饭,迅速变瘦,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这些反应折磨得我父亲有些脾气暴躁,他不愿意配合治疗,母亲经常偷偷抹眼泪。
当时医院也下了病危通知书,一下子把我们击垮了,无法想象家里的顶梁柱,这位默默爱着我们,默默为我们付出的父亲即将离开我们的事实,我们不能放弃,哪怕一线希望,砸锅卖铁都愿意!
后悔没早点做细胞治疗
我们找到医生寻求其他治疗方法,后来在中肿夏教授那,第一次知道了CIK细胞治疗。
我哥开始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咨询了很多专业人士,拜访了夏建川教授,看到很多真实案例,最终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在夏教授的安排下,进行了CIK细胞疗法。
我父亲是1月7号开始进行第一次疗程的回输,当时采用的方案是CIK+PD1(注:PD-1激活的T细胞技术,此处用的是CIK细胞),两周一次。治疗效果太惊喜了,特别明显,后悔没有早点做CIK细胞疗法。我父亲整个气色都变好,头发开始生长回来了,更好的是没有副作用,治疗过程没有折磨。
回输4次之后,夏教授根据我父亲的复查结果,把方案调整成DC-CIK+PD1(注:PD-1激活的T细胞技术,此处用的是DC-CIK细胞)。调整方案后,又进行了4次回输。目前我父亲已经在夏教授这里进行了8次回输(两个疗程)。3年过去了,癌症没有扩散,没有复发,父亲现在的气色比以前还好。8月18日,我们开始第三个疗程的回输。
抗癌感悟:细胞治疗,甚至老年斑消失
可以用容光焕发来形容,我有朋友看到我父亲的时候就说,你爸真的是得了肺癌吗,怎么比我还好,说这话的人才40来岁,我父亲72岁了,这就说明效果很明显,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头发也长出来了,他也比较愿意接受这个治疗,主要是这个治疗没有什么副作用,没让他感到难受。其实我们癌症患者最怕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忍受很多痛苦,这个疗法完全不会的,没有这种感觉。
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在吃饭的时候,我爸说,别人啊,都长老年斑,我做这个细胞回输啊,老年斑都变少了。这个完全是意外的收获。
我非常感谢夏教授,感谢细胞疗法,让我爸在癌症治疗时,能免除很多痛苦,生存质量也上来了。在这里,我想跟患友说的是不要放弃,做好检查,相信医学,相信科学,相信专家的治疗方案;另外,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按照教授、主治医生的方案,做到位,不能有侥幸心理,乖乖做治疗。
患者CT报告未见异常
无代谢活跃病灶
2021年5月,患者在手术+化疗后的CT检查,右上肺支气管残瘤未见异常代谢活跃灶。
2022年8月,经过两个疗程细胞治疗后的CT检查,肺部局部未见明确复发征象,大致同前。时隔一年多,病情稳定未进展,未发生转移复发,细胞治疗的作用功不可没。
而且,家属叙述,父亲做了细胞免疫治疗后,整个人完全没了化疗后的痛苦,气色比以前还好,容光焕发;而且,细胞治疗过程中,患者完全没有痛苦,没有任何副作用。
常规治疗常常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形式,对患者身体造成极大摧残,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影响。而细胞治疗还有额外的优势,夏教授也曾提过:细胞治疗是绿色疗法,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额外的负担。
夏建川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探索性研究,第一个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使用过继性细胞治疗(DC-CIK)与PD-1/PD-L1阻断相结合的研究。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OncoImmunology上,引人注目的是,结果表明,这种新策略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31名患者中有7名实现了客观的肿瘤消退。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31名入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RR)为31人中的7人(22.5%),其中2人(6.4%)获得完全缓解(CR),5 人(16.1%)获得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 (DCR)为20 /31(64.5%)。在有客观反应的患者中,7例中有6例经历了持久而明显的反应。
家属提到,父亲说自从做了细胞回输,老年斑都少了很多,这同样有科学依据的。在2021年,顶级期刊《Nature》宣布,免疫系统的老化,会导致器官出现衰老和损伤增加,而年轻免疫细胞的移植会减弱衰老症状。这代表着,免疫细胞的回输,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机体的衰老。
家属主动分享抗癌治疗经验,面对着常规治疗无法适用自己的情况,也未曾放弃,生动地鼓舞大家不放弃不抛弃,积极主动寻求治疗,也能给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思路。夏建川教授团队也非常感谢家属的主动分享,传承生命之光,唤醒生命新生,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在此,衷心祝愿每个患者都能在抗癌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早日实现CR!
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夏建川教授团队在实体瘤的细胞治疗领域有着20余年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经验,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安全有效治疗5万例次,在肺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胃肠癌等多种癌症临床与应用上做出了突破性工作。
夏建川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肿瘤免疫学(OncoImmunology)》上,夏建川教授团队发表抗肺癌的临床研究成果Adjuvant cellular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resected primar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表明:CIK、NK细胞交替应用的辅助性细胞免疫治疗(CIT)联合术后化疗,可增强化疗疗效、改善预后、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研究中包括的所有120名患者都进行了总体生存率评估。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0个月(范围为8-127个月)。CIT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4%、88.1%和67.8%,对照组分别为91.2%、65.9%和52.2%。接受辅助CIT的患者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图A;p=0.026)。进一步分析发现,CIK+NK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CIK组(图B;p=0.034)。
总体生存率评估
同样,夏建川教授团队在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上做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表明:免疫细胞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夏建川教授,是体细胞治疗标准的制定者,领衔组建专业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团队,依托于横琴、南沙自贸区细胞治疗先试先行的政策,开展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更多细胞治疗资讯及患者案例,关注公众号“夏建川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