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在千年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存在过四大医学体系,分别是印度医学、希腊—阿拉伯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和古埃及医学。
印度医学形成于公元初期的古代印度,以被称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的《啫罗迦本集》的问世为标志。希腊—阿拉伯医学则形成于 8-12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学说为基础。古埃及医学约起源于西元前33世纪,一直延续到西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入侵为止……
这些古代的医学往往伴随着朝代更迭而逐渐消散在历史长河中,而只有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走到了今天。
而比起在网络空间的“中医黑”,下面几个“中医黑”或许影响更大并且更值得警醒。
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在其妻子病逝后,写出了《废医论》,严厉又沉痛地呼吁“夫医之可废,何也?曰:医无所以治病也”,认为中医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今之医巫亦一也,吾未见医之胜于巫也”,更认为中药都是无效的,“医之所以治病者药也,药则不可恃,脉虚、药虚,斯医亦虚矣”。而在1822年,道光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下了一道“圣旨”:“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炙,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著永远停止”。
可以说,清朝时期从皇帝到所谓“名仕”对中医的误解和中医黑程度远胜于今日,甚至下旨取缔中医,圣旨含义的出处我们尚不能解读,但俞樾的《废医论》,其写作原因或主要在于妻子的不治。其实今天我们也不难看到类似的例子,无论中医西医,其实都有其难以治疗的病症,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被翻译为“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所以,纵然“先进”的西医也认识到了医学的局限性,因为疾病带来的对医学的不信任,更多是出于情绪的。
而史上最强“中医黑”,或许要数汪精卫之流:
北洋政府打算模仿邻居日本,全面推行西式教育,拟订“壬午癸丑学制”,在1912年11月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药学专门学校规程》时,里面竟毫无任何一句论及中医,实际上是对中医合法地位的剥夺,也就是“废除中医”。
而这个时代的“废除中医”,原因就和如今的“中医黑”非常相似了。
梁启超:中医能治好病,但却不能把治好病的道理讲出来。
胡适:西医把病原体、病毒的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但治不好病,因为它是科学。中医能治好病,就是说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
不科学——这个说法好像很熟悉呢!
而这个词的背后,其实是所谓的“科学”的解释权被部分人垄断的原因。
尤其是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不久,很多人还把中医同旧时代的封建联系在一起,然而,即使在“科学”已然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见到一些“中医黑”。
这幅图中一位著名的人物大家一定很眼熟:方舟子。
“方舟子”可以说是这类“公知”的代表,以“打假”为名行“双标”之实,垄断对“科学”的解释权,实则推销自己的相关产品,这一点,其实在周围的国家也不难见到。
日本人江本胜在其畅销书《水知道答案》中称,同样的一杯水,分为两份,赞美其中的一份,咒骂另外一份,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分子的形状,发现前者特别规整漂亮,后面的则杂乱无章,甚至还拍下水分子“听”不同音乐时候的不同形状——而其最终目标是“卖水”,没错,他为了高价出售所谓的特制水,编造了一整本书和所谓研究。
而更近的例子还有所谓的“心肌干细胞”事件:
皮艾罗·安维萨研究组于200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将骨髓来源的c-Kit+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小鼠心脏后,损伤区组织发生了大面积的心肌细胞再生,心脏得到明显的修复,这些新生成的心肌细胞源于骨髓来源的c-Kit+细胞的分化。“该文章在2004年已经被两篇发表于《自然》的论文证实‘无法重复’。”——而后续的相关研究也难以重复了。
中医虽然有千年的历史和很多的成就,但我们依然也要注意长期存在的中医黑,而这些中医黑的背后往往是利益驱动,警惕以“科学”之名进行的中医黑,因为中医里合理的成分也是能被科学证明而得到世界认可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治疗白细胞都是非常好的例子。这些中医黑不应当成为中医人的阻碍,而中医必将长存。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