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入法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特别是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一)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二)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三)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主要在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含中医康复)、中医骨伤、中医五官等学科轮训。第二阶段根据学员预期从事的专业选择在相应的学科以及相关科室轮训。培训学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增设或调整培训学科,须报请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临床轮训和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结合必要的集中辅导。临床轮训,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4个月,第二阶段为9个月。第一阶段在中医各专科轮转培训,培养中医临床工作能力,掌握相关的西医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以轮转为主的强化培训,根据预期从事的专业选择在相应的二级学科病房、门诊以及密切相关科室轮训。进一步提高中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掌握相关学科西医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辅助科室的检查检验内容和诊断方法。学员进入培训基地后,即确定一名中医临床工作8年以上、主治及以上,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资格认定医师,作为其跟师学习的指导老师。学员临床跟师每周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30次,以门诊为主,并应当及时整理跟师心得和临床医案。

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二)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要求;(三)经所在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建的专家委员会或其指定的行业组织、单位认定合格。根据当地中医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和培训内容需要,可将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作为协同单位,发挥其优势特色科室作用,形成培训基地网络。

培训基地应当落实培训对象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和有关人事薪酬待遇,做好对培训对象的管理工作;其相关学科应当具有符合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诊疗规模、病种病例、病床规模、模拟教学设施等培训条件。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和结业考核。师承考核是对学员跟师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包括临床跟师考勤、跟师笔记、典型医案总结和指导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论文等。师承考核由培训基地负责组织实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对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结业考核考核对象为按规定在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内容,且培训过程考核合格的培训学员。学员申报的考核专业须与培训专业一致。结业考核可分为专业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专业理论考核由各考区根据需要使用国家题库抽题组卷,也可探索自行命题组卷。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原则上由各考区根据人才中心组织制定的考核指导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考区各专业具体考站设计,并报人才中心备案。考核日期由考区根据实际确定。

专业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均合格者视为结业考核合格。未通过其中任一项者,可就未通过科目再次申请结业考核;已通过科目成绩三年内有效。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将结业考核合格人员信息提交中国医师协会获取证书编号后,印发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负责证书管理。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