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的“长期坚持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传承工作室建设”的号召,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托金华佗持续开展国医薪火传承系列学术传承项目
授课专家
刘景源教授
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为著名温病学家。
学术成果
历年来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曾多次应邀到国外与国内各地讲学,从事诊疗活动,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及学术交流。
郝万山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及优秀指导教师,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伤寒论》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优秀指导教师。多年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学术成果
历年来主编出版著作14部,参与编写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课程介绍
一、《读经典、做临床、守正创新》“读经典”、“做临床”、“守正创新”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好中医的根本之法。刘景源教授将“从叶天士的文章看温病学派对《伤寒论》的发展”的角度来解读温病及温病与伤寒的异同;同时将讲授部分温病的治法及组方遣药规律。温病与伤寒作为外感疾病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的病因病机、发展规律、治则治法都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学习刘景源教授的温病理论思维及临床经验将极大地提升临床诊疗能力。
课程内容:
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伤寒辨治异同;
伤寒与温热病由表入里传变区别及温病表证治法;
“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气分证治疗中的应用;
附:祛湿法的组方遣药规律。
二、伤寒论之少阳病篇
少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是指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为主症的病变。属于半表半里证。当今临床中千古名方“小柴胡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治疗外感病还是治疗内伤杂病,都是屡屡出镜,效如桴鼓。
少阳生理;
伤寒少阳病;
小柴胡汤条文、临证应用及现代研究;
大柴胡汤条文、临证应用及现代研究;
其他少阳经方及应用。
课程特色
“学过的都说好”
易于理解、方便掌握;
寓教于乐、深入浅出;
直给思路、拿来就用。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