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配方不严格!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的毒理没研究透!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未做临床三期!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过不了FDA认证!
中医:我要出院了,你慢慢研究!
西医:我去,这不科学啊……!
而我们看到西药的研制流程,尤其是所谓的2300元一盒的“特效药”,其核心成分往往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来自于生物技术支持的流水线,而长达数页的副作用名单依然让人望而生畏。在这个意义上,中药汤剂的安全性更值得信赖,除了每一味药物都被人体测试过之外,各种可行的方剂组合也经历过了历代医家的实验,相比之下,各种西药繁杂的副作用和相互关系,并没有像“君臣佐使”这样的系统理论,更没有协同减毒的说法。源远流长的理论,也是中医的安全性的保障,是国家大力推广中医的基石。
首先,中医的有效性在于“速战速决”——而恰恰许多污名化中医的内容会将其称为“慢郎中”。比如急性腰扭伤的患者,一针腰痛穴即可立竿见影地见到疗效,而三阴交治疗痛经,也好过所谓的“喝热水”……这种速战速决,更体现在时效性上,自古以来的诸多疫情中,在西医束手无策,无法明确病原体的时候,中医可以立即对症拿出方剂,即使不明确病原体也可以将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破坏缩小在较小的程度。而我们知道,疫苗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往往赶不上病毒变异的程度,而中医开具汤剂并非针对特异性的病原体,而是调动机体去对付这个病原体。所以,中医治生病的人,西医治人生的病,人生的病或许是新的、未知的,但是生病的人,他抵抗的途径是已知的、能力的修复方式是有研究的,这也是中医能被拿出来应对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我们也需要辨证看待中医的有效性,以防止妄自菲薄和过度自信。例如在危重症抢救时,需要呼吸机、气管插管,而中医的价值在于预防患者走到这个阶段,这也便是中医有效性的另一个价值——降低疾病治疗的社会成本,而这种降低并不是为了降低而降低,更是在于防止后遗症和降低次生灾害,这也是中医被国家提倡的原因。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