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提倡中医力度远大于西医?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疫情爆发以来这个段子一直在流传着: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配方不严格!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的毒理没研究透!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未做临床三期!

中医:我在喝汤!

西医:你过不了FDA认证!

中医:我要出院了,你慢慢研究!

西医:我去,这不科学啊……!

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并没有成功的融入主流医学而落伍乃至散佚,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其中诸多都得到了书面保存,如古埃及的《纸草书》,其中甚至有类似于中医经络的内容,但是只有中医流传至今并不断进一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针灸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应用,这与国家的大力提倡是息息相关的。而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

1安全性

在新冠疫情再度肆虐之时,有很多人有这样的一种疑惑:为什么中药不需要所谓的“大规模双盲临床实验”?而相比之下,西药却往往经历了动物实验和周期甚长的临床实验过程,这其中的一则道理或许在于:中药方剂中的各个成分,实际上已经有了几百年乃至数千年的人体试验结果——即使“神农尝百草”是一则神话故事,而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再到今天的各种中医类临床指南,中医方剂中的各种药物,已经在人体中被试验了无数次,这也是中医的安全性所在。

而我们看到西药的研制流程,尤其是所谓的2300元一盒的“特效药”,其核心成分往往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来自于生物技术支持的流水线,而长达数页的副作用名单依然让人望而生畏。在这个意义上,中药汤剂的安全性更值得信赖,除了每一味药物都被人体测试过之外,各种可行的方剂组合也经历过了历代医家的实验,相比之下,各种西药繁杂的副作用和相互关系,并没有像“君臣佐使”这样的系统理论,更没有协同减毒的说法。源远流长的理论,也是中医的安全性的保障,是国家大力推广中医的基石。

2有效性

正如文首的例子,有效性是国家提倡中医的根本。而中医的有效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首先,中医的有效性在于“速战速决”——而恰恰许多污名化中医的内容会将其称为“慢郎中”。比如急性腰扭伤的患者,一针腰痛穴即可立竿见影地见到疗效,而三阴交治疗痛经,也好过所谓的“喝热水”……这种速战速决,更体现在时效性上,自古以来的诸多疫情中,在西医束手无策,无法明确病原体的时候,中医可以立即对症拿出方剂,即使不明确病原体也可以将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破坏缩小在较小的程度。而我们知道,疫苗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往往赶不上病毒变异的程度,而中医开具汤剂并非针对特异性的病原体,而是调动机体去对付这个病原体。所以,中医治生病的人,西医治人生的病,人生的病或许是新的、未知的,但是生病的人,他抵抗的途径是已知的、能力的修复方式是有研究的,这也是中医能被拿出来应对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我们也需要辨证看待中医的有效性,以防止妄自菲薄和过度自信。例如在危重症抢救时,需要呼吸机、气管插管,而中医的价值在于预防患者走到这个阶段,这也便是中医有效性的另一个价值——降低疾病治疗的社会成本,而这种降低并不是为了降低而降低,更是在于防止后遗症和降低次生灾害,这也是中医被国家提倡的原因。

3普适性

中医一直在海外拥有诸多的“粉丝”,甚至许多外国人觉得中国人的几项基本技能,一定是“中餐、中国功夫、中医”的三联组合,更有甚者,觉得许多白天在诊所行医的中医师,晚上还有个副业就是教洋人打太极——其实反过来非常容易理解,外国人在中国白天做外教,晚上也可以教瑜伽啊。

而在疫情当下,中医的普适性更在于能够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帮助。不方便服用水药,可以拿出连花清瘟胶囊;在方舱医院隔离需要康复,可以练习八段锦、易筋经……这要比通过各种社交网络算法徒增焦虑、被各种网络游戏伤害视力好很多,也是修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这些都是中医的普适性所在,他不仅是药物、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面对着未来疫情结束后老龄化日益加重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更多人需要中医的原因。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