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养生师资格证好考不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好考,道家文化崇尚“道法自然”,医道同源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基石,道医讲究的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预防、保养,特别是在四时节气更替之际更应当倍加注意养生存神。

什么是道医

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道门玄功治疗养生学、道门音乐治疗养生学、道医玄针学、道门符箓科仪治疗养生学等;道医内丹学、道门袖珍图修炼学、道门静功修炼学、道门气功学等;道医功法、三丰太极功法、道医养生学等学科。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通过传统的保养、预防、治疗方法以养神长寿的思想,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使人健康长寿。

道医是中华医学的源头,从有记载的《黄帝内经》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意义简而言之,可谓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护法至宝。我们今天对多年道医学习的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道医文化能够不断被发掘和应用,助力中华民族的复兴。

据我们师传所知,道医源于河洛,传承于上古玄门医术。古代道医治病方针:“凡医病先查虚,有则去之,无则医实;医则以经脉为要,氣为基;以带脉为要,任督为基。任督通则气血行,行则正氣足;正氣存内,邪不可干,故病去。”

中华道医发展阶段及特点分析

(一)发展阶段

1.古代道医:从医圣岐伯到《黄帝内经》;

2.道医:《黄帝内经》到西晋《甲乙针灸经》;

3.传统中医:从皇普谧到建国初期第一本中医学教材;

4.现代中医:从建国到现在。

(二)阶段特点

1.古道医:综合性组合疗法——医论、医术、医气、医技;

特色:先天+后天,方针+实操;

2.道医:1、扁鹊:阴阳;2、华佗:五行;3、孙思邈:夺命七星针;

特色:重经脉、阴阳、五行;

3.传统中医:1、李时珍《本草纲目》;2、张仲景《伤寒论》;

特色:重气血、调五行(五脏);

4.现代中医:整理教科书,困惑是:“病人不按照书上病?”

特色:调五行,弱根源。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