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的由来的历史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手诊诊疗法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就大量地描述手与内部脏腑相关联的介绍,以及内部疾病在手部反映的典型论述:“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手诊诊疗”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传统的医学疗法.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内脏与体表之间均有密切关系,而手部是各条经络的起止点,因此全身的信息均可以在手掌中呈现出来。中医手诊的原理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望手诊病是中医学望诊方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这种方法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之上的,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理论的集体运用。这些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叫做“唯象理论。当然,这主要指中国传统的气色形态法,但对于西方手纹医学也同样有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的气色形态学派,在近几十年尤其是近几年,为了临床诊断的实际需要,又有所发展,在既能达到中医辨证的同时,又克服了中医定位性差的弱点,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等内容,可以进一步进行西医诊断。西方手纹医学则完全以西医的理论为指导。

因此,中医与此有关的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机辨证,以及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等都是手诊的理论基础。

手诊口诀

手心出汗肺脾虚,

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

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

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

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

心律不齐易心慌;

手腕延伸小鱼际,

青筋明显会腰痛。

指甲颜色常泛白,

记得补血补肾脏;

右手虎口手掌面,

定位肝脏快又准。

视力不好有粗纹,

有了细纹筋腱差;

手心颜色红青灰,

胃部定是有疾患。

手掌穴位:

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腰痛、遗精、阳痿。

17、三焦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胸腹、盆腔疾患。

18、肝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一、二节指骨间。主治肝胆痛。

手诊手穴原理

手穴就目前发现的有一百余穴,我们研究并实验了部分手穴的探诊与治疗保健作用。手穴探诊实际上是触诊的延伸与发展,也是现代生物电科技与传统穴位联系应用的实际典范。

手穴可以认为是脏腑在手上的信息密集反映点。正常情况下,手穴点没有特殊的信息密集,也就没有特殊的、强烈的、异常反映感觉。当脏腑发病或异常时,该脏腑的不良信息就会首先汇集到手穴上,手穴如同脏腑最外表的第一报警器,我们掌握手穴的基本位置后,可以采取相应的开启报警器的方法,以获取相应的脏腑疾病信息或亚健康信息。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或物质—能量—信息转化现象。

虽然目前原理并不能完全解释手穴诊养范围保健作用,但已经有积极作用,应当给与发展推广完善。手诊手穴与手诊灸的结合养生,彻底让人们远离了针刺的强烈痛苦,并且更加安全可靠;尤其结合手诊辨证与手道养生配合,产生的养生效果,更是值得肯定。

手诊手疗点穴按摩法

手诊手疗点穴按摩法,是对手掌上的相关穴位进行点压或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大道至简,安全有效,与艾灸疗法同道同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与手诊灸可以相结合,也可以独立运用,是自然疗法长青树上的一枝富有生命力的花朵!

1、指压法

顾名思义,是用手指刺激穴道的方法,在外出或在办公室之中,这是个相当简便的方式。但指压按摩不适合用于需要强烈刺激的时候,例如:头痛、牙痛、腰痛等。一般来说,指压穴位按摩是将拇指按在穴道上,其余四指由后支撑着手,并且施加压力。

指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压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边压边按揉的压揉法。请依照症状识别调理法,分别使用。指压的要领是,用手指按在穴道上,以能感到疼痛的强度来按压穴道。在压了l、2、3,三下后离开,再压三下,再离开,并重复地做。至于刺激的时间长短,以问题的不同而不同。若伴随着胸闷、咳嗽等症状时,就一直做到症状缓解为止;至于其他的问题,就一直按压到穴道周围有暖和感可即可。

拿我个人经历来说,坐公交或者站立时候,前脚掌着地并受力,刺激涌泉穴,这不同于用自己力道手动按摩,采用全身力道和牛顿第二定律,着力点不同,刺激效果也就不同。总而言之,问题不同,刺激强度也会有所不同,故某些问题在强烈的刺激下,反而会造成不同寻常的效果,个人建议请根据自身需要斟酌处理。

2、按摩法

用手道笔,圆珠笔、牙签或者按摩棒来做刺激可代替针。这些方法与指压相比,都属于较强烈的刺激,适用于需要比温灸等温热刺激更有效果的时候使用。

虽然可以用手道笔做穴道疗法,但对于穴道位置不熟悉的人来说,最好是用5枝到10枝的牙签束起来做调理。

依照问题的不同,当需要强的刺激时,可使用所选物体细的那一端,就是分成2枝的末端,在不需要太强的刺激时,可使用“头”也就是弯曲的部分。加强刺激时,不需要做到会渗血的地步,但若未能感觉到疼痛和刺激,是没有效果的。

手道笔刺激的方法是:1、2压,3、4离开,再1、2压,这样按照4拍子的速度刺激穴道。第一次刺激穴道的次数,大约是在10次左右。视病情轻重酌情增减。根据症状不同分别使用一个或者数根牙签刺激穴位。

3、其他的刺激法

可以独自进行的穴道按摩,大略为上述的指压、手道笔、按摩棒、牙签、等。

至于较大范围的刺激,就需要用到发刷、牙刷等摩擦穴道,或是用吹风机做温热刺激。使用发刷、牙刷或用吹风机做温热刺激时,必需使穴道周围都有暖和感才有效。

进行穴道按摩的注意事项:人体上的穴道是左右对称的。当然,手上的穴道也是对称的,所以,在进行调理刺激的时候,必需两手都做才会达到效果。若调理中发现,其中一侧疼痛感较明显,就重点式的多做调理。

至于做穴道调理的时段,并没有任何硬性规定,若一定要说个时间,那就是在身心都很放松的时候,例如就寝前就可以。相同的,也有不可以做穴道疗法的时候。例如沐浴后、激烈运动后、饮酒后、高烧39度等,都不适合做调理,特别是怀孕的妇女,绝对不可以刺激合谷,否则会有流产之虞。

手诊手疗,自我诊断

点压在手掌手背穴位,正常情况下,手穴处只有轻微点压感觉。异常时,可以有下列感觉:发痒发酸:

轻度亚健康状态,多为轻度劳损或轻度炎症。刺痒发胀:

重度亚健康状态,常见为炎症或劳损增生等。发麻发困:

轻度疾病状态,表明炎症正在发作;或有器质、功能性病变。麻痛难忍:

正在疾病状态,说明该脏腑发生的疾病是目前主要的疾病现象,同时说明病情较重。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