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诊断方式是什么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一个大夫的诊断过程就是搜集疾病信息的过程。所有的辨证用药都是根据这些信息来的。中医传统的诊断分为望闻问切4种方式。其实呢,望闻问和触摸这几种方式,现代医学体系的大夫也在用,因为现代医学有各种仪器化验作为检查辅助,所以不会像中医大夫做的那么细致。

第一望诊。望诊包括两部分,遥诊和面诊。

遥诊就是望气,听起来很玄,其实不然。在上一个系列里我们讲过精气神。精气神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整体的外在表现。精气神合起来会勾勒出一个人的动态的生命轮廓。在远距离观察时,通过这个轮廓的印象而大致判断病的轻重,这是一个大夫的经验积累到一定境界时的能力表现。

面诊包括4部分。即望神望色望形望态。望的部位主要是面部、舌头以及身体病变的地方。

第2闻诊。包括两部分,听声音和闻气味。

第3问诊。包括询问和倾听。询问和倾听其实是两回事。假如大夫只注意询问而不给病人倾诉的机会,很可能会漏掉重要信息。假如倾听了太多病人的倾诉,又很有可能被病人的主观感觉给带偏。

第四切诊。包括两部分,切脉和触诊。

切脉是摸手腕上一条浅出的血管,就是看病人的循环系统的状态。至于为什么从腕上的一段血管就可以摸出五脏六腑的情况,黄帝内经上解释说是因为那里是肺经经过之处。我们姑且可以这样理解: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所有部分的情况,都可以在每一个局部上面反映出来,每一个局部都包含身体所有的细节。所以从脉上从舌头上都可以看出整体的情况。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触诊又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触摸来感知患者身体局部的软硬粗糙等物理变化。一是通过给患者物理刺激,比如按压或者针刺,来观察患者的反应。

中医的诊断方法大致如上。但大夫在实际诊断时,一般不会把所有的方法都用上。经验丰富的大夫,他不必把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完整,他可能只需很少的信息,就可以知道什么病了。有时候我们去很厉害的大夫那里去治病,病人刚坐下几句话没说完,方子已经出来了。

关于脉诊。很多人都会认为去看中医一定要摸脉的,只有会摸脉才是好中医。其实不尽然。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是4诊之末。假如用望诊和问诊就已经把病断明白了,就不需要再摸脉了。过度依赖脉诊断病的大夫,属于炫技。所以我们去看病,也千万不要单凭脉诊去考量一个大夫的水平。

还有个有趣的小话题,有很多朋友说中医像算卦的,他可以凭空知道患者的很多事情。我们一再的强调,中医看待生命是整体观念,即人的自身是一个整体,心情和身体是一个整体,人和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他辩证的时候自然可以从一个局部看到其他部分的情况,可以凭患者说的一些信息推断出另一些患者未说的事情。只要能掌握了整体观念,就不会对中医感到神秘了。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