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医医师资格证或针灸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中医拔罐师都可以,卫健委颁发或者人社部颁发的才有用。
拔罐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其操作简单多样,可应用于多种病证。拔火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使罐吸附于皮肤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
中医拔罐的四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留罐
又称坐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皮肤可出现潮红、瘀血等,一般留罐时间为5~15分钟;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及疑难病症。
虚证:选用适宜中、小火罐,或用大火罐疏排法,火罐吸拔力要小,留罐时间稍短,为补法。
实证:选用大火罐,多罐密排法,火罐吸拔力要大,留罐时间稍长,要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为泻法。
二、走罐
又称推罐,选用适宜的玻璃火罐,罐口较厚、光滑,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一层滑润油脂,也可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液或红花油等,将火罐吸到皮肤后,以手握住罐底部,再反复上下或左右推位移动,至皮肤潮红为止。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胸部可选择小口径火罐顺应胁肋骨方向推位移动。
虚证:顺经走罐。以火力小,轻吸快推刺激量较小,局部皮肤出现潮红即可,为补法。
实证:逆经走罐。以火力大,重吸缓拉刺激量较大,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罐痧,为泻法。
此法既有拔火罐的作用,随之罐痧的出现又兼有刮痧的效果,增强拔罐对机体的刺激量。适用于气血瘀滞、火毒内蕴、脏腑病证、顽固性失眠、风寒湿痹等症。
三、刺络拔罐
刺络出血与拔火罐相结合的拔罐法,临床较为常用,适用范围广泛。先将选定的穴位或部位,用粗毫针或三棱针轻微点破皮肤(络脉)出血,接着在出血处拔火罐,视出血量多少,可留罐5~15分钟。
虚证:轻刺皮肤红润,或稍见血点状。以火力缓,吸附力轻,罐内稍微出血,皮肤潮红即可,为补法。
实证:根据病情,采用中刺以轻微出血,或重刺点状出血为度。以火力大,吸附力紧,每个罐内出血量约1ml左右,病情重者出血量可以多些,为泻法。
刺络拔罐,可疏通经络中瘀滞及气血不畅,清热泻火,祛邪解毒,调整脏腑功能和虚实夹杂之证,使壅滞等有害病邪毒素“邪出有路”。
四、闪罐
选取穴位或部位,将火罐吸附皮肤后,立即拔起,如此反复多次地吸住拔起、拔起吸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出现罐痧为止。
虚证:火力小,罐口吸附力轻,反复多次吸拔,使局部微红或潮红即可,为补法。
实证:火力大,罐口吸附力紧,反复多次吸拔,使局部紫红或出现罐痧即可,为泻法。
闪罐吸拔时,通过局部络脉或穴位一紧一松的反复热刺激,可通畅脉络、运行气血、调节虚实、平衡阴阳。适用于风寒湿痹,局部疼痛、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及不宜留罐的病人。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