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凡事“理”是根本,明白了道理的由来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对于非中医专业的人员来讲,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熟读中医书籍,即使有时间也可能不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选择,有了书目也可能无法理解医古文的本意,也就谈不上总结医理了。常见的情况是,有的人从一些所谓验方中了解到某药治某病或某症状,就开始试用,这种情况忽略了“辨证论治”这一重要环节,也就是没有“理”的指导,撞对了即显效;不对证,有时非但不见效,更可能有害,就得出中医“不行”的结论。基于这种情况,考虑中医养生是老百姓乐于使用的养生方式,我们从中医养生的理和法,那最为基础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试图讲明白“理”,并将“理”与“法”相对应指导实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飨读者。
本分册编委由养生专家,中医学领域的教授、博士研究生组成,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的中医药知识,且临证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扎实。编写过程中,因中医理法内容丰富,基于科普原则,选择易于理解、临床和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知识进行介绍,并引入漫画形式,图文结合,增强阅读趣味性。中医养生之理方面,为帮助理解,对养生理论的产生和沿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得到公认的《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养生之法方面,从情志、饮食、运动、时令、经穴、体质等方面入手,选取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手段和方法,简单易行;考虑到书籍的主要受众为中老年人,他们关注养生,注重生活品质,因此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特点,进行了专门的养生指导,分析养生相关影响因素,介绍如何养生,选择哪些适宜的养生活动,以及情志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
书中用语尽量朴实易懂,如何将专业的知识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需要不断地尝试,专业人士既要从积淀多年的专业用语习惯中跳出,又要表达得准确到位,确非易事。我们一直在努力,对于成书仍不够满意,希望在以后的编写中能够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如何做好传家宝的科普宣传,让老百姓更方便、更容易地了解、理解和使用中医药知识,并从中获益,防病于未然,降低医疗成本,保障大众健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不懈地努力。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