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师承有出路吗

  • A+
所属分类:医药考试

这篇文章本应该是比较庄重的,比较严肃的,因为里面的内容太真实了,但是又不能夸大,还不能有一些不好的词,所以写起来还是比较艰难。古人有所谓的三讳,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本文涉及的人员都是父祖辈,或者是祖师辈的长者,其中大多数人已经作古,但是道统在,师承依旧在,所以尽量真实,尽量还原历史原貌。

时间要回到民国初年,当时的江西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江西的教育,开班了好多大学,而我曾祖父就是我们村唯一的希望,考上了大学,然后顺利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江西一带搞革命。因为他个人的文笔不错,毛笔字写的也好,在十里八乡都是很有名的,现在我们村留下的他老人家的墨宝基本上都可以作为文物保管了,我家中还有几本他手抄的医书,特别是儿科方面的医书,那个书法之好,确实算得上一流,关键他的手书都是随意为之,手抄本一本就是几十页。

干革命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所以随时面临着杀头的风险,1924年那会儿,大革命失败,于是很多有识之士,特别是共产党员遭到了清洗,曾祖父也不例外,只能转到地下,继续在地下发挥作用。因为曾祖父的岳父是我们那边一个豪绅,两个小舅子还是蒋经国下面的亲信,所以曾祖父能够安稳的过日子,之后就拜了当地名医为师,成为了一名中医师。因与当时的国民党高管过从甚密,所以对知识的获取也是相对较轻易,基本上市面上卖的书籍,他都收集了,家里也堆满了医书,还有几本铜印版的《易经》,不过很多书籍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散失了,现在传到我手上的也就是几十本而已。

曾祖父的医术在我们那也是非常好,据说乡里说,有的大户人家为了能够请到我曾祖父上门看病,甚至用箩筐挑着银元上门,表示敬重,按照银元的重量,需要挑着担子来,估计也是几百银元吧,这也足以见得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个银元按照现在的价格算,起码也是几十万了。所以,心中暗暗一想,按照价格计算的话,我这个重孙混得真的有点惨,一笑!

所以曾祖父那时也是名重一时,洛阳纸贵,自然也会有很多人想跟着学医,所以曾祖父也是乐意把这些内容教授给别人,其中这些内容有分门别类,有的徒弟学习妇科,有的学习儿科,有的学习伤科,有的学习伤寒,还有的学习眼科。现在遗留下来的医书,很多都分配好了的,一个徒弟专攻一门,一个徒弟专攻另外一门,上面还有了不少名字。其中,祖父只是专攻了儿科,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精,最吃香的。

当时曾祖父收徒很讲究,在众多想学的人员之中,择优录取了十个,不过这十个学员都是各有个的打算,不少都是很聪明的,最终经过三年的学习,顺利毕业的只有一人,这一人成为曾祖父唯一的传人。

这个徒弟确实是学到了,所以之后的人生一直以医生为职业,开始了医生的生涯。后来,作为曾祖父最喜欢的孙子的家父,跟着祖父学习不够,而且父子之间教育容易出问题,于是就拜了曾祖父另外一个徒弟为师,也是学习了三年,16岁开始学习,到19岁开始行医,三年成。包括少阁主本人学医,其实也是按照父亲的成才之道学习的,只不过我们的学习大多数是在大学进行,其余时间才是跟诊。

为什么要师承?悟性真的很重要么?

中医学习,一边是理论,一边是实践,但是如果没有真正实践过,很多东西都是虚化的,都得不到落实,如果没有一个师傅在前面带着,把脉、开方,甚至其他的问题都很难心领神会。其实,这个过程大多数时候都是各种思考,思考久了,自然就贯通了,开方有准了。

今天想通过曾祖父带徒的形式,其实只是想说明,聪明在医学一途,并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悟性只不过是时间的积累下,人对中医药的感悟深刻,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师承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人学习到实操的内容,特别是把脉之类的比较虚的内容。至于说悟性,就是一个人用的功夫到不到位而已,好比我们读书,如果一本书我们用五天的时间看完了,实际上对我们的影响是很有限的,我们的记忆也不会很深,但是如果我们看了一本书用了半年,那么这本书对我们的思想的影响会非常巨大。

前期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关于老阁主带徒弟的,因为没有策划好课程,所以也没有太大力度的推广。借着这次五一有学员拜师的契机,打算招收5名左右学员长期跟诊学习,跟诊时间3-36个月不等,具体看学员时间。学习内容主要是江右学派的内容,教材为《陈修园医书七十种》、《医方一盘珠》《本草备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脉诊、本草、方剂、临床跟诊,包括了内外妇儿眼科的内容,每周安排理论学习、自由阅读、跟诊、医案解读等内容,跟诊者统一食住。另外,少阁主书房10万卷诗书可供免费阅读,报名趁早,名额有限,收费标准为:300元每天,包括住宿学习!要报名者,可扫码,加入第一期拜师队伍!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