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中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中医治愈了无数炎黄子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根。在这次中国抗疫战争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独特的战疫优势,为控制疫情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即使是这样,在大医院中治疗新冠仍然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中药仍然是处于尴尬的处境,我们的中医为什么始终无法发展起来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来自西医的强力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西医在国内大力发展,从患者角度看来,西医得以发展主要是其起效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治标的效果,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快社会,任何事都讲究效率,就治病而言,患者往往只要求身体的病理症状得到解决就可以了,而不注重致病的本质原因,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患者要求的西医就被患者推崇,从而对中国的传统医学造成冲击,导致中医难以发展。
其次是中医学习不易,中医人才缺乏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每一张药方、每一种技术都是经历了上千年的积累改进,中医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师徒关系如父子,一名合格的中医需要至少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学习,而如今的医校和医院是难以存有这种师徒学习关系。另外,中医是讲究辨证治疗,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各种异常症状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有时候即便是同一种病也不能用同一种药方,所以学中医还要特别注重积累实践经验,但现在的学校大多注重理论,而实践较少。
再次,中药材的质量问题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有老中医直言,不是我们的方子不行,是药材的质量不行。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中药日益枯竭,合格的中药也已经越来越少。例如,现在的人参,还有几颗是真正野生的人参呢?羚羊角,麝香等中药被禁止使用。很多中医在治病时,苦于没有合格的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治病不单单是医生的事,治病用的药材也关乎治疗效果。
最后是中医的“收费过低”问题
总体而言,中医收费明显低于西医,中国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参加一个论坛,他感慨说:“中国中医发展了2000多年,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中医能治疗好西医治疗不好的疾病,不是中医不好,是我们的医院和相关部门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不重视中医。”他并举例说:某医院中医门诊人流量排在该医院前三位,但是营业额却很少,西医门诊营业额是中医门诊的许多倍。中医收费过低,这也是医院不愿意扶持的主要原因。
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在鸦片战争时传入我国,由于当时经济水平的原因,人们关心的不是亚健康,而是能不能活命,特别是那些需要手术的急症,这对当时的中医确实是强人所难。当时主流社会是西学东渐,不断使用西医的理论体系来冲击国内古老的传统中医学,甚至一度还有一些极端的学者想要“罢黜”中医,“独尊”西医,认为中医对应“落后的封建传统”。从那时开始,人们逐渐拿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直到今天,这对中医是极不公平的,中医长于整体把握,看的是整个人体,而西医则长于局部把握。中医难以发展的很大原因就在于西医的冲击,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中医的发展就不会停滞不前,也不会被带偏。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