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这些在民生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职业人员诚信缺失现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此外,“闪辞”、违约、恶意跳槽、泄漏商业机密等个人职场失信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个人失信行为使得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失去信任,不愿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培养员工,继而造成员工不满、跳槽……如此恶性循环,个人和企业双方都受到伤害。实际上,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场诚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
中国有8亿就业人口,涉嫌学历造假、简历注水等现象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当下85%以上的求职简历中存在“水分”,企业根本无法单凭简历去了解职业人的真实能力和素质。
“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8亿人口的职场诚信表现,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制约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社会细胞与职场文化重要塑造者的企业,又该如何作为呢?
一、做到奖惩分明,构建良好的诚信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岗位诚信也是有成本的。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在个人时间、体力和智力等方面的付出,诚信度越高意味着其付出的成本越大。要想持续地保持和提高员工的岗位诚信水平,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让员工的岗位诚信成本得到相应的弥补。这一方面不仅需要科学测评员工的岗位诚信水平,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奖惩制度。这实际上是提高了员工的不诚信成本,有效鞭策和引导员工自觉提高个人的岗位诚信度。
二、建立诚信档案,让职场诚信有迹可循
构建完整的职场诚信体系,有制度、有标准,更需要有档案,让诚信有迹可循。
订立标准只是建立了横向的员工诚信管理体系。岗位诚信考核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反馈的原则,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实现对员工岗位诚信周期性的评估和反馈。员工岗位诚信考评结果必须与员工个人的薪酬收入、职务晋升和职业成长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岗位诚信考核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的岗位诚信管理真正收到应有的效果。在这一需求下,在纵向上记录和评价员工的诚信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员工诚信档案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员工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从业经历、学历、职称、职务、职权、职责概要;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员工的奖惩情况;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职业道德评估等。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