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正骨推拿的意义

  • A+
所属分类:中医培训

龙氏正骨推拿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

是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全国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十年百项重点推广项目”。魏征、龙层花教授等编著的《脊椎病因治疗学》是我国脊椎病因学的奠基之作,1987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已再版了4次仍供不应求。脊椎病因治疗学还被多家医学院校列入本科生课程,国际上,世界各地数万名医学同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龙氏治脊疗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

分四步进行: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痛区手法。

放松手法,要柔和、轻松。在颈椎旁以线形进行,椎旁第一侧线(棘突旁线),椎旁第二侧线(横突后侧线),椎旁第三侧线(下位颈椎横突前侧斜角肌紧张部)。

正骨手法,分为快速复位法和缓慢复位法。

正骨推拿口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强壮手法,主要作用于正骨后椎旁仍存在的软组织硬结,多为痉挛的肌肉、肌腱。

痛区手法,主要作用于由于神经、血管的继发性损害,而出现症状的头面、四肢等部位,属兴奋过度者用镇静手法,属功能低下者用兴奋手法。

一、颈椎正骨手法

1、仰头摇正法: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位。(伸屈动作——转头动作)

2、低头摇正法: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3、侧头摇正法:用于2~6颈椎勾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4、侧卧摇肩法:用于颈5~胸2旋转式错位。(颈5、6,定点横突——颈7~胸2,定点棘突)

5、侧向搬按法: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勾椎关节错位)。 (侧卧位,抬头侧搬法) (颈6~胸2,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

6、挎角搬按法:用于2~4颈椎后关节混合式错位。(颈2、3关节滑膜嵌顿者,需先做滑膜嵌顿诱导松解手法。)

7、俯卧冲压法:用于颈胸交界处(颈6~胸3)各种类型的椎关节错位。

(1.)旋转分压法:用于旋转式错位。

(2.)手法牵引:用于牵开椎间隙、纠正向前滑脱式错位和术后整理手法。

(3.)直接冲压法:用于向后滑脱式错位。

(4.)侧向搬按法:用于侧摆式错位。

(冲压时,定点要放在棘突根至椎板部或横突部,可免手法伤害。)

8、侧卧推正法:用于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尤其对颈轴变直反张者有效。

9、牵引下正骨法:用于颈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并发椎体及关节各类型错位。

(1.)推正法:用于前后滑脱式错位和左右旋转式错位。

(棘突左偏按右侧,右偏按左侧。)

(2.)摇正法:用于中下段颈椎左右旋转式错位。

(3.)搬按法:用于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动点”用动头或动肩,“定点”选棘突或横突均可)

10、反向运动法:用于松解肌痉挛和肌性牵涉性痛。

(1.)斜角肌痉挛。

(2.)最长肌痉挛。

(3.)勾椎关节前移错位。——“对顶法”。

二、胸椎正骨手法

俯卧冲压法三式

1.单向冲压法:用于胸椎后凸滑脱式错位或侧弯侧摆式错位。

(坐位加牵引力膝顶法)

2.双向分压法:用于胸椎向前滑脱式错位或倾位仰位式错位。

3.旋转分压法:用于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

4.肋骨掌平推法和按压法:纠正肋骨隆凸变形,肋横突关节、肋椎关节的复位。

5.定向捶正法:较冲压法安全、柔和,用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

(捶棘突与捶横突交替进行,效果更佳。——实为两种方法)

6.牵抖冲压法

7.俯卧摇腿揉背法

8.坐位旋转复位法

9.提肩侧摆推正法

腰椎正骨手法

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用于腰椎后凸及侧弯者。

2.双手间接分压法:用于腰椎前滑脱或倾位仰位者。

3.俯卧牵抖冲压法:用于胸腰骶椎的椎间关节各类型错位。对新创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征,能促其还纳复位。

4.仰卧提臀冲压法:用于腰椎滑脱症(Ⅰo--Ⅱo)。

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用于胸腰椎综合症的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胸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和脊柱侧弯的常规手法。

6.坐位旋转摇搬法:用于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

7.侧卧摇按法:用于胸腰椎左右旋转式和混合式错位。

8.俯卧按腰搬腿法(二式):

一式用于旋转并后突的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

二式用于腰骶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9.抱膝滚动法(二式):

一式用于胸腰骶椎向前滑脱式错位,脊轴过伸者。

二式用于骶椎点头导致腰骶椎成角者。

三、胸腰椎正骨十法

1.摇腿揉腰(背)法:用于胸腰骶椎侧弯并旋转式错位。

2.侧卧摇按法:用于腰椎左右旋转式错位。

3. 旋转分压法:用于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

4. 坐位旋转复位法:用于腰椎旋转式错位,胸椎混合式错位。

5. 俯卧牵抖冲压法(直接冲压法、双向分压法、旋转分压法):用于脊椎的各类型错位和椎间盘突出症。

6. 俯卧定向捶正法:用在牵抖冲压法后作精细调整。

7. 仰卧抱膝滚动法:用于滑脱式错位、腰弓过伸、腰骶成角。

8. 俯卧按腰侧向搬腿法(按胸搬肩法):用于胸腰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9. 肋骨平推法:在胸椎复位后,用于纠正肋骨隆凸变形,肋横突关节错位。

10. 仰卧提臀冲压法:用于腰椎滑脱症(Ⅰo--Ⅱo)。

四、骶髂关节正骨手法

1.按骶搬髂法:用于骶椎向后髂骨前旋的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

2.提臀撞正法:用于骶椎向后、骶椎点头的滑脱式错位。不宜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3.仰卧旋髋按压法:用于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纠正“阴阳脚”。

4.仰卧内收肌松解手法:解除内收肌痉挛,用于仰卧旋髋按压法之施术前准备。

5.侧卧牵抖复位法:同时纠正“长短脚”和“阴阳脚”。

常用的正骨手法:

(顺序:1.腰椎2. 骶髂3.全脊,按错位类型选用如下手法):

1.摇腿揉腰法:纠正胸腰椎的脊柱侧弯。

2.侧卧摇按法:纠正腰骶关节旋转式错位。

3.侧卧(俯卧)牵抖冲压法:纠正骶髂关节侧摆式错位和旋转式错位。

4.仰卧内收肌松解手法:解除内收肌痉挛,为复位手法做准备。

5.仰卧旋髋按压法:纠正髂骨旋转式错位。

6.侧卧(俯卧)按骶搬髂法:纠正髂骨向前旋转式错位。

7.俯卧按腰侧搬法:纠正腰骶关节(腰椎间关节)侧摆式错位。

8.仰卧抱膝滚动法:纠正腰骶关节滑脱式(骶椎点头)错位。

9.俯卧牵抖冲压法:纠正腰骶关节滑脱式(骶椎仰头)错位及腰椎退变、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关节各类型错位。

10.俯卧屈膝按压法:调理腰骶关节滑脱式(骶椎仰头)错位。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