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是一名在三甲医院工作满 5 年的护士,平时会读一些感兴趣的书。
比如上周去西西弗书店,入手了一本《松浦弥太郎的工作术》,这本书的外表简约精致,打开书大致浏览一下文字,有种一口气读完的欲望,赠送的《我爱工作》和《今日快乐》是两本可以记录的笔记本。
(图片由作者提供)
通读了两遍以后,我摘取了一些对我有帮助的信息,并且做了一个思维导图方便自己以后复习。
(图片由作者提供)
什么是工作?
1)自己的行为,能够对他人有所帮助;2)自己拥有的某种东西可以为他人带来幸福。
作者认为这是工作的目的,工作只有和社会紧密联系一起才算得上真正意义
上的工作,因为我们是社会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即便我们再优秀、再努力、再拼命也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我满足而已。
这让我想起来很久以前看的一期《职来职往》,一个男作者闭关在家好多年写了些文学作品,而且当场向大家宣读。
怎么说呢,他的写作手法类似于很久之前鲁迅老师处于黑暗社会中的修辞手法,他一个人念的很陶醉,表演的很尽情,但是在场的评审团无一不尴尬。
那么这个男嘉宾的写作行为就不算一种工作,因为他既不能给他人带来帮助,也不能给他人带来幸福,纯粹真的只是沉浸于自己的「自我满足」。
护士的工作本身的属性就注定它是给他人帮助的,所以这一点也注定这个工作是崇高的,但是我们作为护士,规规矩矩完成所赋予的任务就可以了吗? 是否可以算得上完成了工作呢?
按照作者的观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那么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为一项「工作」;在工作中要有「帮助他人的意识」,这个我是很赞同的。
这又让我想起来之前工作的一个场景,那么我认为对方并没有完成一项「工作」。
我之前工作的科室特别繁忙,氛围也不太好,一些同事的身上会存在一种「戾气」,这个词用的有点重,所以加个引号,你来感受一下。
「刚才 33 床过来说让我给他量个血压,我才没功夫量呢!我说,你是不是头疼不舒服?」「然后呢?」「他说是,我说,那你找大夫看去啊!」「呵呵,你真聪明。」
是的,说话的护士觉得她很自豪,她在宣扬自己有一种特别巧妙的可以避开患者打扰他的方法。
从这点讲,她根本没有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只是被动地去完成手头上的「活」而已。
仅仅以自我中心完成个人任务,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视为完成了本质意义上的工作。
这句话,你品,你细细品。我们知道,护士的工作有既定的流程,分工也比较明确。
比如我们,大连班的需要核对血糖、白班需要铺床写交班等等,这样分工很明确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让护士的眼光一味地盯着自己「应该干」的活,所以才有「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推崇,就是为了避免机械的流水化的作业。
所以,当大连班坐在电脑旁去核对血糖医嘱的时候,一名患者过来叫她过来给予理论上是白班护士应该给她的帮助的时候,她很容易视而不见。
那么如果深刻理解工作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她就很可能愿意去抬起头,主动给予这个患者帮助,而不是心理上的拖延。
护士应该这么学习?
上了班的护士都有这种体会,学习频率和效率大不如上学前了,本来每天工作就很累了,回到家有的还需要哄孩子,就算有点时间还想刷会儿手机呢。
是的,我们都是有惰性的,一是和人的天性有感,二是和自己的工作环境有关。
我不清楚北上广优秀大医院的护士平时的培训是怎么做的,但是我所在单位的护士培训是少之又少,所以每次听到医生们隔三差五有各种小大型会议可以参加的时候我是由衷的羡慕。
我们护士的培训还多限于科室内部的培训,但是一般都是讲课的老师拿到以前的课件再次打印出来,或者找医生要个课件,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培训任务,大家也不会坐一起讨论的。
当然,院内会有一些院内护理的培训项目,授课人是各个科室的护士长或者学部总护士长,他们都是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的护士,很多内容也是我们受益匪浅的。
但是这种培训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太跨学科,我们知道,虽然大夫也是要多学科学习的,但是他们会更注重本专业的学习,在自己所属行业钻地钻一样,越来越深。
但是护士的培训,范围很大,有些知识是平时工作压根接触不到,很抽象的,但是考试题依旧会考的,这真的只是「知识」。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抡着锤子在某一宽敞的土地上,东一敲西一锥,地上留了一些痕迹,但是并没有连接在一起,像数个独立的斑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阵风吹拂,很容易恢复了原样,没有了痕迹。
知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不能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时,就不算真正意义的知识,更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认知体系。
学习=不断磨炼自己擅长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短板,但是成年人的社会不像考大学那样,各个科都要平衡,不要有偏科,尽量去提高短板。
成年人的工作世界里,如果依旧这样行动的话,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去发挥自己优势的精力,而且很容易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如果没有优势,但是各方面又不差,但是每次有任务或者机会的时候,又怎么能轮得上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尽最大努力去精进,这才是学习正确的姿态。
休息日是「培养自主性的训练日」
文中说的健康管理,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是护士,虽然免不了熬夜,但是其
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就尽量去做。
健康永远是先于工作的,这一点一定要谨记。
我们不仅要身体、心理健康,我们还要好好的享受生活,体验生活,一个人若不能尽情的享受生活,成为各方面都经验丰富的人,就做不好工作的。
现在,请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居住的附近有什么口碑很好的美食?最近新上的电影是什么?这款沐浴露超适合我!用了两天了还是那么香气宜人,让人觉得很舒服。这种破壁机用着好方便,打出来的味道也是蛮不错。
类似云云.....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护士平时的工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长期工作下来很容易形成唯命是从,懒得思考,久而久之就不得不按照别人制定的规则去生活。
我有段时间现在想起来就很可笑,有一次我临时通知明天不用上班了,休息,我一时不知所措,竟然忧心忡忡地对同事讲,并不想休息,因为不知道休息的时候要干什么。
这是「如果没有人为你做决定,你就不知道做什么,什么也不会做」的典型!利用休息日好好训练自己的「自主性」吧!
不受信息的干扰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我们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这里面不乏有很多无用的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就可以了,不要贪心,学会屏蔽无用的信息。
对于有用的信息,一定要利用起来,成为自己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输出」了,可以参考康奈尔笔记法和费曼学习法,好不容易学到的东西如果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就太可惜了。
我比较喜欢的学习资料来源有书籍、丁香园、中国护士网、还有一些用药指南等,再根据自己每个阶段的情况,适当去学习一项相关的技能。
好了,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并结合自身护士工作的一些感悟,做到了信息输出,希望也做到了有一些帮助他人的效果,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工作」吧!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