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随着一年一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临(康复专业本月17号),越来越多人咨询,如何报考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师,这几天一直在留言回复,今天刚好在公众号说一下这个情况。
首先很多人咨询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师,这是一个好现象,也说明大家都在朝这个专业正确的方向努力,也越来越多人想从事这个行业,这对康复事业的发展都起促进作用。接下来我们从康复教育和康复专业人员资质认证两方面介绍。
一、康复教育
1、康复医师
国际上都采用大学本科毕业后,经过4~6年临床培训,通过严格的考试,可以获得康复专科医师的资格。我国这方面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已经逐步完善。
2. 康复治疗师 (我们通常所说的康复师)
(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语言治疗师) 康复治疗师要求经过大学ben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专科技术学校可以培养物理治疗师助手(assistant)。我国教训部于2001年批准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康复治疗师。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分别在2002年和2001年开始招生。在此之前,我国若干高等院校和体育院校已经在其他相关学科名下进行了与康复治疗师相关的大学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中专水平的康复治疗师教育也已经进行,但是目前没有开展治疗师助手的学历教育。
二、康复专业人员资质认证
1.资格评审
我国卫生部、人事部从1995年开始着手进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工作,组织制定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1999年作为正式文件(人发字[1999]第92号文件)发至全国。其中包括康复专业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资格评审条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高级评审条件在修改中。
2.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根据人事部、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人事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卫人发462 号文),1999年卫生部和人事部共同组建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2001年开始举行每年一次的康复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2002年开始举行每年一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2003年开始举行康复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和副主任技师技术资格考试的试点工作。各专业的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科目考试合格后颁发由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印发的专业资格合格证书,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2018年开始,已实行人机对话考试)
四个科目的具体内容包括:
(1)基础知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相关的解剖、生理、运动学(生物力学、运动生化学等)、神经生物学、人体发育学、医用物理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药理学等。
(2)相关专业知识:本专业相关疾病和病症的定义、病因、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型、临床处理原则、临床治疗要点。
(3)专业知识,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概念,临床疾病和康复问题的适应证、禁忌证、康复治疗分期、治疗原理和原则、功能障碍、特殊康复评定、治疗方案和程序、康复预防原则和方案。
(4)专业实践能力:本专业所需要的体格检查、功能评定技术、诊断技术、治疗技术、康复预防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临床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ps:以上供大家参考,因版本不同,可能有个别化差异,但是随着康复发展,相关制度会逐渐完善,如果你现在无法报考,但是也不影响你学习,你可以参加一些技能提升班,帮助自己学习相关内容)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