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足太阳膀胱经、穴考点

  • A+
所属分类:医药考试

(一)经脉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向上过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其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经脉,从头顶入颅内络脑,再浅出沿枕项部下行,从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下行到达腰部,进入脊旁肌肉,入内络于肾,属于膀胱。一支脉从腰中分出,向下夹脊旁,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一支脉从左右肩胛内侧分别下行,穿过脊旁肌肉,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缘下行,会合于腘窝内,向下通过腓肠肌,出外踝的后方,沿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的外侧末端。

(二)主治概要

1.脏腑病证:十二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病证。

2.神志病:癫、狂、痫等。

3.头面五官病:头痛、鼻塞、鼻衄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项、背、腰、下肢病证等。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睛明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2.攒竹

【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疾;③呃逆;④急性腰扭伤。

3.天柱

【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肩背痛;②眩晕,咽喉肿痛,鼻塞,目赤肿痛,近视。

4.肺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③皮肤瘙痒、瘾疹等皮肤病。

5.心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盗汗等心与神志病变;②盗汗,遗精。

6.膈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②贫血、吐血、便血等血证;③瘾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证。

7.肝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黄疸、胁痛等肝胆病证;②目赤、目视不明、目眩、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③癫狂痫;④脊背痛。

8.脾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多食善饥,身体消瘦;③背痛。

9.肾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头晕、耳鸣、耳聋等肾虚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④腰痛;⑤慢性腹泻。

10.大肠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11.次髎

【定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疝气等男科病证;④腰骶痛,下肢痿痹。

12.委中

【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等急症;③丹毒,皮肤瘙痒,疔疮。

13.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主治】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14.昆仑

【定位】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②癫痫;③滞产。

15.申脉

【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腿酸痛。

16.至阴

【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本文仅为传播和学习交流为目的。

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老师微信
  • 17724792365
  • weinxin
  • 老师微信
  • 17724781736
  • weinxin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