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洛书构造体系

  在第一讲中,我们曾谈到阴阳术数构系中的一个重要图象, 就是河图。河图是有关植物与气候的关系图,更是象与数的基本 关系图。现在我们要来讨论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图,就是洛书。 如图6所示。
 
 洛书
  洛书,一般人喜欢把它视同三阶幻方,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所以我不谈。我们现在要来讨论的是洛书数的一些含义。大家来 看看洛书的几对数:
 
  1+5 + 9 = 15;
 
  8 + 5 + 2=15;
 
  3+ 5 + 7=15;
 
  4+ 5 + 6 = 150
 
  也就是说洛书的每条对线上的数,它们的相加和都是15。
 
  15这个数是一个节气的数。《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黄帝问曰: “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对黄帝的这个提问是这 样回答的:“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这里的“气”是“节 气”的“气”,不是“卫、气、营、血”的“气”。三候为一气, 也就是十五天一个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正好三百六十天。 洛书的数,之所以纵横交错都是15,就是说明气的变化是以15 天为一节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它为什么要把5放在中央呢? 这个意义很明显,因为比气更小的一个时间单位是候,一候正好 5天。一年正好72候,而气是由候构成的,所以将5置于中央。 由于候的变化,导致了节气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植物的生长 收藏变化,产生了气象的变化。因此,我们习惯上所称的“物 候”、“气候”两个词,就说明了 “气”与“物”的变化都与 “候”有密切关系。我们前面所讲的气立密码也跟“候”有密切 的关联,外界的气候变了,我们的气立也要跟着变,如果外界的 气候变了,而我们体内的气立调节跟不上,那么,就会产生疾 病,所以疾病也常用证候来描述。证候,还是突出了一个“候”, 说明疾病的这个“证”,是与“候”有关联的。气的基本单位是 候,强调候,是把气放在更细微的层次来考虑。每5天就是一个 小的变动,3个5天就是一个中等的变动,是为一气,6个气为 一时,4个时就构成一年,就构成一*个春夏秋冬的循环。以上说 的气候,从现代气象学角度讲,可以说是反映了湿度、温度、气 压等多个因素的变化。物候反映了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些都与候 有密切关系。而我们现在教科书对病候的解释,却认为它只是一 个症候群,与候根本没有关系。这里表面上虽然是对一个概念的 解释问题,可是实际上它已反映了我们在文化、思想、观念上的 断i。《内经》的作者告诉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问题,就必 须结合天地人这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但是,我们现在研究一个 问题,每每只在人这个圈子里转,由于缺少了另两方面的因素,
 
  因此,我们往往很难说清楚一个问题。
 
  刚才我们谈了洛书中15的含义,也谈了中央5的含义,那 么,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呢?我们再看洛书,洛书的四方四隅,除 了表空间方位以外,还可以表时间、表月份。我们先来看看四正 方位的阳数所对应的月份,每年的十一月前后(农历),气候寒 冷,阳气最少,所以其数为一,到了二月左右,气候开始变得温 和,阳气增加了,所以数增加到三,到了五月,垔至前后,天气 炎热,阳气最旺,所以数亦增加到阳数的巅峰九,到了八月,天 气虽然还是比较热,可是远不如夏日的炎热了,所以数减至七。 再看东北方位,为十二月至一月这段时间,此时位于季冬孟春, 夫气仍为一派阴寒,所以其数为八。到了三、四月间,春末夏 初,夭气渐热,阴寒渐退,所以阴数由八减至四。到了六、七 月,天气进一步的炎热,阴寒进一步消退,所以阴数进一步减少 至二。九、十月间,已由秋入冬,霜雪严寒,阴气弥漫,故阴数 又由二增至六。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由于数的变动,带来 了时间、方位的变动,而由时间、方位的变动,带来了阴阳的变 动,由阴阳的变动,又带来了气候的变动,真是触一发而动万 机,许多复杂的变化因素,都在洛书这样一个构造系统里统一起 来了。凭借这样一些构造系统,再结合我们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我们就可以构造出知识体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