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阳术数的构系里面,在提出了三阴三阳,提出了神机、 气立,提出了方位系列等重要概念以后,《内经》的作者是怎样 将这个庞大而严密的运气体系建立起来的呢?这个建立过程牵涉 到一个核心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气的运动规律,如何确定 三阴三阳的运行规律。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古人同样利用了经验 及理性方面的知识,从而将这个复杂而核心的技术问题结合到了 历法的干支纪年,使上述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当然,有关 干支纪年与运气的结合,也有许多人提出疑义,这不奇怪。因为 提出疑义的人,往往只注重了历史的外部特征,而忽略了一个很 重要的因素,就是历史的内部特征。对于这个问题的究竟,我们 暂时存而不论,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运气与干支是怎么结合的,干 支纪年如何说明运气的运行变化。
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干”有十干: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十二支: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表五运,支表六气。 五运的代表是木、火、土、金、水,但其中又分太过与不及。六 气的代表是三阴三阳,是风、寒、暑、湿、燥、火。天干表五运 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其 中十天干的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太过;十天千中的 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不及。如今岁丙寅,天干为 丙,丙属阳干,而丙辛化水,故今年的年运是水运太过。十二地 支表六气是: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 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地支表六气,主要 是表六气司天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六气的两个特有概念,也是 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这个问题我们 等会就能明白。今年是丙寅年,我们一査寅申少阳相火,就知道 司天的是少阳相火。那么,司天确定了,在泉怎么确定呢?首 先,司天与在泉是阴阳对立的关系,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 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在少阳、阳明、太阳这三阳中,《内 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其中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 为三阳;在厥阴、少阴、太阴这三阴中,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 阴,太阴为三阴。而司天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 对三。一阴(廉阴)司天,必定一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 必定一阴在泉,以此类推。所以,今年少阳相火司天,就是厥阴 风木在泉。
在明确运气与干支纪年的上述关系后,我们试着做一项小小 的技术革新,就是用数字来取代上述的复杂名相,这样既便于记 忆,也便于书写。我们这项革新仍然要从十二地支入手,十二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很 早的时候就巳经与一年的十二月相配,但是这个配法有些特别, 它不是子配一月,而是寅配一月,然后依次是:卯二月、辰三 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 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现在我们将月份抽去,把数字改成阿 拉伯数,便成为:寅1、卯2、辰3、巳4、午5、未6、申7、酉 8、戌9、亥10、子11、丑12。接下来,再结合前面所讲的十二 支配六气,便可以完全用数字来代替运气的书写。子午少阴君 火,数字表示就是将子午的阿拉伯数合写,即子午为115,丑未 为126、寅申为17、卯酉28、辰戌39、巳亥为410。所以U5即 表少阴君火,126即表太阴湿土,17即表少阳相火,28即表阳明 燥金,39即表太阳寒水,410即表厥阴风木。这个方法很简单, 大家只要摆弄几次就可以记住。下面我们看五运的表述,五运中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这里的木、火、 土、金、水五运,可以直接用上面的数字表示,不必再重复选其他的数。即木运410,火运115, 土运126,金运28,水运39,五 运中还有五运太过和五运不及,太过我们可以用一个逻辑符号八 来表示,不及可以用V来表示。
在以上的这个运气框架里,我们描述了三个因素,一个是中 运,一个是司天,一个是在泉。但,这三个因素只能表述年这个 单位时间内的运气变化情况,即说明年与年之间的运气差异。而 要表述每一年内不同日、月区间的六气阴阳变化,上述三个因素 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内经》的作者又提出了间气的概念,将一 年划分为六个区间,计有六步间气,每一间气管两个月,六步间 气刚好是一年。而间气里面又有主客之分,这样一来,中运、司 天、在泉、主气、客气这五个要素,便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运 气时相框架。这个运气时相框架,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框架图 来表示,以便于临床查证应用。这个框架图的中间层次表中运, 最上层表司天,最下层表在泉,在泉之上是主气,司天之下是客 气,如图4所示。
图5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运气时相图。今年是丙寅年,丙为水 运太过,所以用39A表示,司天是少阳相火,用17表示,在泉 是厥阴风木,用410表示,现在所处的是“五之气”的区间, “五之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用28表示;“五之气”的客气是 太阳寒水,用39表示。大家注意,主气是每年不变的气,它的 排列就象每年的春夏秋冬,次第不变,而客气是每年都在变,具 体的变化推算,我们下面再详细谈。现在先把六步间气的起止弄清楚,六步间气平分一年二十四节气,每步间气刚好占四个节 气,间气的划分,我们在第一讲中曾经提到过,现在重新来复 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步间气,也叫“初之气,”它的起 始并不在每年的第一个立春节,而是从上一年的大寒节开始,计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下面的“二之气”,由春分 始。以此类推,周而复始。一般每年的.大寒节大约在公历的1月 21日,有时有一天的波动,即可能1月20日是大寒节,日期是 大概数,若要准确最好查历书。
古代的历法是干支纪年,俗称农历或阴历,现在我们都统一 采用公历的阿拉伯数字纪年。因此,就存在着一个历法的换算问 题。当然,我们可以査历书就直接知道了,但是这个方法并不一 定方便。现在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口诀,大家根据这个口诀,再 进行简单的推算,就能很快地将公历的数字年,换算成阴历的干 支年。在干支纪年中,由于天干是十位,刚好是十进制,因此, 每十年的相应位上,天干都是相同的,比如1980年、1970年、 I960年的天干都是庚,而1981年、1971年、1961年的天干都是 辛,以此类推,我们只要记住从1至10位的不同天干就行了, 不必再作什么推算。要推算的是地支,地支是十二位,不是十进 制,比较麻烦。但我们只要记住每个0位年的地支,还是可以方 便的推算出每一年的地支。我们现在暂从本世纪的1900年为始, 1900年到现在巳经86年了,我们所看到的病号大概都在这个范 围以内,只有极少数的超过这个范围。现在需要记忆一个0位年 上的地支次第口诀,就是子戌申午辰寅。1900年,它的地支是 子,天干为庚,即庚子年,1910年,它的地支是戌,天干一样 还是庚,即庚戌年,依次1920年为庚申年,1930年为庚午年, 1940年为庚辰年,1950年为庚寅年。寅以后,上述的口诀再重 新开始,即1960年又为庚子年,1970年为庚戌年,1980年为庚 申年,1990年为庚午年,以此类推,无有穷尽。知道了每个0 位年的地支,就可以从相近的两个0位年推出尾数为1、2、3、 4、5、6、7、8、9这些年的地支。我们任举一年,1954年的干 支是什么?先定天干,我们已经知道0位数的天干是庚,那么, 依次而推,1是辛、2是壬、3是癸、4是甲、5是乙、6是丙、7 是丁、8是戊、9是己,所以54年的天干是甲。由上述的口诀, 我们已经知道,1950年的地支是寅。那么,依次而推,1951年 是卯、1952年是辰、1953年是巳、1954年是午。因此,1954年 的干支就是甲午,1955年是乙未,1956年是丙申,1957年是丁 酉,1958年是戊戌,1959年是己亥。再推一个,1978年的干支, 8位上的天干我们已经知道,不用再推算,8是戊。现在看地支, 按照地支口诀,1950年是寅年,1960年重新开始子戌申午辰寅 的次序,那么,1960年是子,1970年是戍,1980年是申,1990 年是午,1978年离1980年近,因此,我们选从1980年来推算, 1980年的干支是庚申,往前推一位,1979年是己未,1978年就 是戊午。1978年是戊午年,它的运气时相是怎样的呢?我们先 从天干来定中运,戊癸化火,因此,戊年属火运,又因为戊是十 天干中的阳干,表太过(A),所以戊午年属火运太过,可以用 数字(115 A )表示,再看地支定司天在泉,子午为少阴君火, 因此,司天是少阴君火,即(115),少阴是二阴,二阴司天,必 有二阳在泉,所以在泉是阳明燥金(28)。大家可以先记住干支 与运气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反复进行干支年的推演换算练习,用 不了多久,就可以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