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现存最早的经典 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肿瘤方面的不少内容,提出了 诸如昔瘤、肠覃、石瘕、癖结等病名。以后历代医家在他们 的著作中又相继记载了如瘿瘤、赘疣、症瘕、积聚、噎膈、 恶疮、岩、癌等疾病及其诊治方法。这些都属于肿瘤一类的 疾病,而且还包括了部分恶性肿瘤。
按中医的发病观,任何疾病的发生不外人体内部阴阳平 衡的失调和外在致病邪气侵犯两方面因素。对于肿瘤的发 生,中医学历来认为,当机体处于阴阳失衡、气血不和、五脏之气紊乱的状态下,外来邪气乘机而入,破坏了五脏正常 的生理功能,损耗了人体精血津液的物质基础,引起气滞、 血淤、痰凝、毒聚、湿停等病理变化,产生气、血、痰、食 等病理产物。久之,这些病理产物相互交结,形成有形的肿 物,于是就发生了肿瘤。《内经还强调气、血、痰、食、 湿、毒等的积聚与寒邪的侵犯有密切关系,如<灵枢?百病始 生》说:“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 <灵枢·水胀> 亦说:“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瘛肉乃生。”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也逐渐积累了与肿瘤作斗争的经验。
目前临床公认的人体癌症已达一百多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近600万人发生肿瘤,死亡人数达400多万。在世界上,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和意外事故的死因,在我国恶性肿瘤 居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之后,是三大严重疾病之一,所以攻 克癌症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现代医学治疗肿瘤,有手 术、放疗、化疗,还有免疫、激光、冷冻等方法;中医学采 用针灸、药物(内服、外用)、气功等方法,这些都提高了 肿瘤的临床疗效。尽管有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多种途 径,在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仍不断增多,给人们的精神 造成了巨大压力9究其原因,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 认识得不够,二是药物上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中医学要想 在攻克肿瘤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一是要进一步挖掘古代文献 中关于肿瘤防治的理论和经验介绍,二是要从事大量的临床 实践活动,取得第一手资料。近几十年的医疗实践完全能够 证明这样一个问题:中医药不仅是西医治癌的辅助(用在手术、放疗、化疗后体力的恢复和消除其副作用方爾),而且 以中医药为主也能治愈癌症,能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 率。提高癌症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两个关键:一 是要在治疗上下功夫,二是要做好癌症的预防工作。后一个 是关键。因为只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才可能保证治疗成 功。早治又取决于早期诊断,西医有X线、内窥镜、B超、 CT等现代化诊疗设备和技术,但目前国内尤其是广大农村 尚难以推广,更不可能用于普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发挥其 诊断疾病的优势,及时发现耳、舌、面、甲等局部信息,为 胂瘤的早期治疗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肿瘤患者,特别是那些晚期患者,寒热交错,虚实相兼的复杂证候常使医生束手无策。攻毒则正气不支,扶正则不 能控制邪毒蔓延之势。如何处理好攻毒和扶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呢?这是我30年来一直想解决的问题。中医讲究切脉,病 人脏腑气血的异常变化能通过脉象表现出来。在切脉的同时 我还观察了成千上万只病人的手,他们指甲的形状、质地不同,而且甲根部位的半月形痕记的多少和大小也不同。经过 反复对比验证,发现这种痕记(简称甲印)与体质、疾病关 系十分密切,因此用它来确定证型和判定体质类型的寒热虚 实,假象较少。甲印和舌边的齿印(简称舌印)、口腔粘膜. 上臼齿部位的齿印(简称腮印)统称三印,用于疾病的诊 断,不但对中医四诊的内容是个补充,而且也使中医诊断向 客观化、标准化迈进了一步。“印法”与四诊相结合,提高 了辨证的准确率,因而也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印法简便易 学,又不对病人造成痛苦,所以医生容易掌握,病人也能配 合。为了检验“印法”的准确程度,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局于 1976年选派三名不熟悉印法的医生(中、西医都有)到天津 市东风电器厂进行随机取样,用印法检查了 100名健康职工 (指能进行正常工作的职工)的身体状况,再同以中医传统 的四诊八纲方法检查得出的结果相对照,确定符合率。符合 的67人(占67% ),不符合的31人(占31% ),剩下的两名 为不确定型。临床上我用印法与中医四诊的其他方法来衡量 病人正气和邪气谁主谁次,谁轻谁重,治疗时就能心中有数, 临床疗效也得到了提高。
30年来我不断总结临床治癌、防癌的经验和体会。1962 年在河北省肿瘤座谈会上交流了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体会。其 中《用中医中药治疗子宫颈癌的探讨》和《用中药治疗食管癌 86例临床体会》两篇发言稿被收入会议论文《汇编》。以后又陆 续在肿瘤方面的有关刊物上介绍了胃癌、膀胱癌、脑瘤等的治 疗体会和治愈病例。1976年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市和平区卫 生局、天津市人民医院组成联合调查组,从我提供的京、津 两地治疗有效的200例肿瘤患者中选出163例进行察访,存活 €年以上的80例(其中脑瘤11例,胃癌12例,食管癌11例,肝 癌1例,肺癌13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6例,膀胱癌6例,直 肠癌3例,其他肿瘤14例);10年以上的32例(脑瘤6例,胃 癌4例,食管癌3例,肺癌6例,乳腺癌1例,宫颈癌4例,膀胱 癌1例,其他肿瘤7例),从而肯定了中医药治癌的疗效。 1977年我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全国肿瘤会议,向大会交流了 对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体会,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本书将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诊治肿瘤的独特方法以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并就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减少治疗后的复发, 根据我30年来临床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