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简单性与统一性
阴阳术数构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阴阳不以数推以 象”,因此,图象就成为表述阴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前面 在谈河图的时候,我们曾学过如何用数字来进行表示,数字的表 示方法虽然很简单,可是还不符合阴阳以象推的原则。有感于 此,在这个原则的思想指导下,我构思了一种图象,用这种图象 来表达我们中医里面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这个图象我们可以把它 叫做:藏府气立神机本气位原式图。如图7所示:

藏府的概念我们不用解释,气立、神机前面已经讨论过,现 在我们来看本气位。本指的是天,天有本原之气,化成三阴三阳 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支配着我们所能看见的象。三阴三阳我们 无法看见,我们只能通过所见的象感觉它的存在,这六种所见的
象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讲本就是指的天文现象,天文背景上 的风寒暑湿燥火。位的意思是什么呢?位就是东南西北中,是方 位,是地。那么,气又指的是什么呢?气是天气下降、地气上 升,气交之中为人所处,所以气指的是人。上述这个本气位,在 《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明确记载,《素问》在这一篇中,引用 了《上经》的一段话: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 事,可以长久。《上经》这部经我们巳经无从查考,但是,《上 经》这段话的内容,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见到。黄帝对 这段话发了问:“何谓也?”岐伯回答说:“本气位也。位天者, 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道指 的医道,为什么它能长久地留传下去呢?因为这个道谈了本气 位,谈了木火土金水,谈了东西南北中,谈了风寒暑湿燥火,医 道就是把人放在这样一种气交变化中来讨论的。如果开句玩笑, 中医是本位主义。中医讲人、讲病、讲生、讲死、讲七情都跟本 与位有关。因为是本位的气的升降构成了人,由于中医是放在那 么一个广阔的天地里,放在科学的三个前沿阵地上来讨论问题, 所以中医的这个道是可以长久的。当然,也许由于人为的因素, 也许因为决策的失误,中医暂时被淘汰了,或者形式上没有被淘 汰,而实质上被淘汰了,但是,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 本位所产生的人,肯定会重新来考虑我们中医的思想。而这个思 想最杰出的体现,就是五运六气。因为五运六气这个阴阳术数构 系很完整、很优美、很协调、很统一,同时也很简单,是完全符 合爱因斯坦的简单性和统一性原则的医学体系。因此,我们应该 很好地重视它,认真地学习它。简单性,是说一门理论、一门学 问的基本原理以及构造这个基本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简单的,而统 一性则在于说明这个简单的原理、简单的结构具有广泛的包融 性,能够用来说明和解决众多的、复杂的问题。中医的基本原 理,以及这个基本原理的基本结构是阴阳、五行。再分一分,也
不过三阴三阳,可是天地,万物,生杀,变化却都已在它的包含 之中,难道这不是简单性和统一性的充分体现吗?爱因斯坦常常 用这样的原则来作为科学美的标志,如果用爱因斯坦的这个原则 来衡量中医,中医确实是一门具有美学性质的医学。
上面这个图的构造,实际上也充分体现了简单性和统一性的 原则,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图,就可以利用它来进行 医术上的运算。我们先来看这个图的第一个层次,就是位于东南 西北中的这五个圆圈,这五个圈所代表的是位。大家可以先找一 找自己的位在哪里。在东南西北中这五个位上,每个位都跟本发 生关系,每个位都有春夏秋冬,都有风寒暑湿燥火,这一点在古 人那里有很明确的说法,就是五行之中有五行,六气之中有六 气,阴阳之中有阴阳。这个说法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前面我们曾 经谈到过五方五位与四时六气的配属关系,东方属春属风,南方 属夏属暑属火,西方属秋属燥,北方属冬属寒,中央属湿。这是 大方位内的配属。而再落实到我们每一个具体的方位内,这样的 配属仍然存在,比如我们属南方,而南方这个圈内,我们又可以 作东南西北中,作春夏秋冬,作风寒暑湿燥火的划分,并不是说 南方就是南方,南方的人都得过夏天,这就是五行之中有五行, 六气之中有六气,阴阳之中有阴阳。
虽然在每一个圈内都可以再作东南西北中的划分,但是,圈 与圈之间的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我们处在北半球,当太阳升起 来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它的光明,北京和南宁虽然一个在南端 一个在北头,可是我们感觉到的太阳光明是一样的。从上午七、 八点,到下午四、五点,大家不开灯就可以看书,这个明亮度是 一样的。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同在一天,比如象现在的深秋 季节,我们这儿可以穿衬衣,可是北京行吗?不行的,北京至少 得穿毛衣了。因此,北方永远是要比南方冷,东部总是比西部 温。这是一定不易之理。我们在不同的方位区域内,所感受到的
明亮度可以是一样的,可是感受到的温度却不一样。对这个问 题,黄帝似乎也弄不清楚,因此,他问了岐伯,岐伯对他回答 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句话很重要,可是有的《内经》 选读本并没有选它,为什么呢?大概因为不好懂。我们先来分清 什么是君火?什么是相火?君火,指的是明亮,是明亮的东西, 可是并没有产生温热的感觉。相火呢?它是产生热能,能煮熟东 西,烧着东西,能有热的感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以,是根 据的意思。君火以明,说明君火是根据星体的明亮度来判断的。 相火是温热的东西,同样的明亮度,是不是就会产生同样的温度 呢?不是的,大家所看见的君火都是那么明亮,大家所看到的太 阳都是那么明亮,可是由于位置不同,感觉的温热度就不一样。 相火以位,相火的温热,是根据东南西北中的不同地理位置决定 的,就是那么个意思。
现在我们来看三阴三阳,六气标本怎样体现在上述这个图 上。根据我们巳经涉及过的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定出, 厥阴风木应该在东方这个圈的东边,少阴君火应该在南方这个圈 的南边,少阳相火呢?同样也是在南方这个圈的南边,阳明燥金 应该放在西方这个圈的西边,太阳寒水应该放在北方这个圈的北 边,太阴湿土应该放在中央这个圈的中央。完成上述这个表述之 后,我们同样可以在任何一个圈的上下左右中,标出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太阴湿土。
三阴三阳、六气标本的图象表述完成后,我们现在可以来看 脏腑、经络的表述。根据宇宙神系所定出的“东方生风,风生 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 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 燥生金,金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的 原则,肝自然应该在东方的位置,心在南方的位置,脾在中央的 位置,肺在西方的位置,肾在北方的位置。十二经络的表述,一方面根据它们的表里关系,另一方面也根据它们的三阴三阳属 性,以及所属脏腑的属性。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是表里关系,这 对表里肯定应该在东方的这个圈,可是由于肝经属厥阴,胆经属 少阳,因此,足厥阴肝应该位于东方圈的左侧,而足少阳胆应该 位于东方圈的上方。手厥阴心包与手少阳三焦是一对表里关系, 这对表里应该在南方这个圈,可是由于心包经属厥阴,三焦经属 少阳,因此,厥阴心包经应该位于南方圈的左侧,少阳三焦应该 位于南方圈的上方。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是一对表里关系,这 对表里关系应该在北方的这个圈内,由于肾经属少阴,膀胱经属 太阳,因此,少阴肾应该位于北方圈的上方,太阳膀胱应该位于 北方圈的下侧。手少阴心与手太阳小肠是一对表里关系,这对表 里关系应该在南方这个圈内,由于心经属少阴,小肠经属太阳, 因此,少阴心应该位于南方圈的上方,太阳小肠应该位于南方圈 的下方。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是一对表里关系,由于胃经属阳 明,脾经属太阴,因此,太阴脾应该位于中央圈的中央,而阳明 应该位于中央圈的右侧,也就是中央的西方,因为阳明位西。 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是一对表里关系,由于肺经属太阴,大肠 经属阳明,因此,阳明大肠应该位于西方圈的右侧,而太阴肺应 该位于西方圈内的中央,因为太阴属中央。
我们曾经讲过,人体有一套密码,这套密码叫做气立。人体 的这套气立跟外在的四时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发生联系,而与气 立发生联系的这些因素又与候与气有关。候是五天一候,气是三 候一气,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季节的变化。而这些方面的联系也 是可以从上述的图象中得到反应的。比如说,现在是秋天了,与 秋天相联系的就是肺的那套气立,所以说秋气通于肺。那么春天 呢?与春天发生联系的是厥阴肝的这套气立,所以说春气通于 肝。以此类推,夏气通于心,冬气通于肾,长夏之气通于脾。也 就是说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内,都有一个相应的气立在起主要作
用。而调节这些气立的则主要是肺的作用,因为我们最外层的就 是皮,而肺主皮毛。《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这么一个意思,就 是“肺主气”。对于这个问题,黄帝还是感觉不太淸楚,于是问 了岐伯:“愿闻何谓气?”岐伯回答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 气。”这样一来,才使我们弄清了一个十分糊涂的问题。原来 “肺主气”,或者“肺者,气之本”是指肺是调节气立的主要脏 器,或者说人体对气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肺来实现的。明白了这 个问题,对于《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肺主治节”就容易理解 了,其实这个“肺主治节”与“肺主气”是一回事,“节”就是 节令的节。一节就是一气,一气就是一节,都是三候,因此,一 年就有二十四节气。
气立由肺来调节,气立又与神机发生联系,神机是什么呢? 神机就是经络,就是脏腑,就是使人产生生长壮老已这个过程的 东西。神一去了,生命体就毁灭了。所以说:“根于中者,命曰 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现在 我们又回过头来问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气立系统是在什么时 候开始工作的?我们的气立是在娘胎里面就建立起来了,可是它 并没有马上就使用,因为这个时候母亲代劳,母亲身体的气立调 节着他跟气的关系。可是一旦“哇”的一声下地,天地的感应就 打开了你的气立,而首先所使用的气立就是当时由天道决定的气 立。打个比方,现在是丙寅年五之气,中运是水太过,司天是少 阳相火,在泉是厥阴风木,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太阳寒水。 在五之气生下来的孩子,他的气立便马上开动,以使机体跟宇宙 的共振规律相协调。那么,气立有这么多,是哪个气立最先启动 呢?就是五之气这个时相框架内的气立最先启动。首先是水运的 气立打幵,以便与中运发生联系;然后,少阳相火的气立打开, 跟司天发生联系;厥阴的气立打开,跟在泉发生联系;阳明的气 立打开,跟主气发生联系;太阳的气立打开,跟客气发生联系。
这个孩子的初始状态,或者严格地说,他作为运动宇宙的一分 子,他首先使用了这种运动方式,而这个初始的运动方式,就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生命进程,他的生长壮老已,他的疾病、 个性,乃至寿命都会受到这个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出生时的初 始态,是否对生命的整个过程发生影响,这是科学的前沿问题, 也是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遗传学、医学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古人 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 极具价值的宝贵材料,我们应当好好地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