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人神

  作为文化,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无论是现代文化 还是传统文化,概念始终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而相比起 来,传统文化的概念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弄不好,我们很容易就 会以先入为主的排斥态度对待这些概念,从而使我们失去认识这 些概念,进而认识中医的机会。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一点我这 次到成都的一些体会。在成都期间,我曾与一些搞针灸的研究生 谈起《针灸大成》这部书,因为对这部书我是作过一番研究的, 所以想跟他聊一聊,可是提到这部书,这位研究生所给的评价就 是“太陈旧了”。我奇怪的问道:“《针灸大成》怎么个陈旧法 呢?”他的回答是,“书里有很多糟粕,象人神禁忌就是糟粕,是 无稽之谈”。类似持这种观点、这种认识的还很多,这就给我们 中医的学习研究造成了人为的障碍,这个障碍不是别人设的,是 我们自己设的,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没有把这些 概念放到传统文化的背景里去研究,而是想当然地下结论。人神 是不是封建迷信,是不是糟粕呢?我们应该看看它的出处,是在 什么一种背景下产生了这个概念。大家都学过物理,我们要想使 桌上的茶杯移动,就得用手去拿,就得使之以力,那么,是什么 东西使太阳东升西降,是什么东西使月亮不停运转,又是什么东 西使天体在不停地运转过程中产生了春夏秋冬?这个东西我们无 法看见它,也无法弄清楚,但是它所引发的这个现象,却是清清 楚楚、明明白白的,我们可以看见日月的东升西降,我们也可以 感受到四时的更替,为了给它作出一个恰当的定义,古人提出了 神的概念。因此,神,实际上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宇宙力量,如 果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那么,神的概念又比引力差多少呢?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作“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句话实际上可以将它看作是运气 的总纲。这句话弄清了,对于运气的学习,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 的效果。什么是“天地之大纪”呢?天地之大纪是不断变化的, 以今岁而言,今岁丙寅,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 泉。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纪里面,人神是怎么通应的呢?最起码 的,司天在泉的少阳相火和厥阴风木,会与属于人体的少阳、厥 阴经及其相关的藏府相应,而主运的水,会与人体的肾与膀胱相 通应。为什么今年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人比较多?这就是人神 通应的结果。人神通应可以出好结果,也可以出坏结果,我们学 习运气,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如何把握好结果,如何避免坏结 果。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希望我们去深思。由于天体的运行是神 的作用的结果,而天体运行,导致了天地大纪的变化,人就必须 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人神不通应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必然事 实。《内经》讲的是天地人的关系,而古人又说:立天之道以定 人也。所以在这里天的因素显得更重要一些,而上面我们谈到天 运与神是密不可分的,《内经》亦反复谈到这个问题,如《素问? 天元纪大论》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都谈到:“夫变化之用 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 神。”这说明“神”在《内经》里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黄帝 内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建立在“神”的基础上的。我们再看 相关的一些原文:“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 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 地为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 为肝”。神的联系如此广泛,我给这些相互关联的链,起了个名 字,叫作“宇宙神系”。如果我们在学习《内经》的时候,很轻 易地将神划到糟柏里面,那么,我们整个《内经》的内容就值得 怀疑了。
 
  宇宙神系,这个神是什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研究。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存在于宇宙间的四种力,即重力、强力、电磁力、 弱力,最近又发现了第五种力,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几种力统 一呢?也许就是神,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很 深了,从分子到了原子,原子到了原子核,原子核里有中子、质 子、介子,介子又发展到夸克。夸克是什么呢?夸克这个概念的 来源是这样的,物理学家在对物质进行研究时,经过不断地撞击 分解后,他们发现在质子里面还有48种更微小的粒子,而一旦 将这些粒子再继续分解下去,到了一定时候就发现什么都没见 了,于是就将这么一些最基本的粒子称为夸克。将夸克一打开, 就什么也不见了,可是夸克组成了整个宇宙。在西方有这么一个 传说,在海边有种特别的鸟,当这种奇怪的海鸟连叫三声:“夸 克、夸克、夸克”以后,太阳就落人海平线以下,大地变成一片 漆黑。物理学家把组成物质的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再往下看就什 么也没有了的东西,联系到上面这个有趣的故事,因此把它叫作 “夸克”。那么,我们上面的这个“神”,你能说它不是“夸克” 吗?
 
  前人经过思维,认为有最基本的东西构成宇宙万物,而且它 也能反映不同物类之间的相互联系,东方怎么跟风联系,风怎么 跟木联系,木又怎么跟肝联系?就是由于这个基本的物质,这个 基本的力量。这个力量我们无法探清楚,可是理性思考能够判断 出它肯定存在,要不我们怎么来的呢?所以中国人的哲学就是那 么一门哲学,一门无中生有的哲学,“无”我们虽然看不到,可 是透过“有”,我们就能认识“无”。
 
  《针灸大成》中的“人神”有其特殊的含义,而“人神禁忌” 则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不应该视为槽柏。我经常运用的人神禁 忌是十二部人神禁忌,在《针灸大成》中有这样一个《十二部人 神禁忌歌》:.
 
  “一心二喉三到头,四肩五背六腰求,七腹八项九足十膝,十一阴十二股是一周。”
 
  这首歌的意思是一岁的时候,人神在心,二岁的时候,人神 在喉,以此类推,十二岁的时候,人神在股,十三岁又回到心。 所谓人神禁忌,就是说人神所处的部位要尽量地避免伤害,而一 旦人神受到伤害,往往遗祸无穷。比如说你是在人神在腰的时候 损伤腰部,这样的腰病很难好,你花多大的功夫往往还得不到应 有的疗效,类似的经验积累多了,再碰到这样的病人时,我就干 脆告诉他,你这个腰或者这个头痛我治不好,而且别人也难治 好。我觉得一个好医生需要这样的素质,对于一个病人的病能否 治好,应该能够预言,应该有一个确切的答复,而不只是说一句 “试试看”。我们是搞科学的,而科学总是确定的事业,因此,我 们应该讲些确定的话。我做医生的原则是“喜欢马前炮,不愿马 后炮”,如果“马前炮”放错了,会引起我的思考,我的这一炮 为什么会放错?如果什么都是“马后炮”,什么都是模棱两可, 这就违反了 “科学总是确定的事业”这个原则。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